[发明专利]防水医疗绷带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3257.5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C·埃文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BSN医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刘国伟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医疗 绷带 产品 | ||
本申请案主张第61/312,425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申请案特此以引用的方式全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绷带产品领域,且更特定地说,涉及防水矫形装置,所述装置由合成单丝纱线构成,以供铸造、夹板固定、填充或者人体的一般保护之用。
背景技术
在应用铸件或夹板之前,传统上使用棉质弹力织物及绷带以保护及缓冲皮肤和骨隆起部。常规上用于这些类型的医疗产品中的材料既包括天然材料也包括合成材料。尽管例如棉布的天然材料通常提供比合成材料更大的舒适感,但是天然材料更易于吸收水分而且一旦变湿就很难变干。因此,在日常活动期间,比如淋浴时,病人必须格外小心,以保持材料干燥。相反地,尽管合成材料更能防止水分吸收,但是对病人来说合成材料通常比较不舒适,且因此通常不把合成材料用作铸造填充物。
因此,可能需要提供一种用作铸造填充物或其它应用的医疗绷带产品,其既包括由天然材料提供的舒适感也包括合成材料的防水特性。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医疗绷带产品的缺点,一方面,本文提供了由多条细线构成的医疗绷带产品,所述细线由多条精细、大体呈平行布置的单丝组成以提供柔软的质地并防止水分吸收。
另一方面,提供了形成或编织成圆形管的防水透气织物,所述织物可舒适地套在人体的受伤肢体或四肢上。
另一方面,所述织物经编织以提供平面或三维的几何形状。
另一方面,医疗绷带产品的构造使得织物极为稀疏,允许下层皮肤在穿戴期间有效地呼吸。
另一方面,织物数量约为342个开孔/in2(53个开孔/cm2)(以松弛的形式)。
另一方面,所述织物缺乏弹性细线来改进舒适感,但其具有由编织结构所创建的“弹性倾向”,其允许绷带紧紧地套在肢体/人体上。
另一方面,细线类型允许水通过铸件或夹板非常有效地逸出并流走,借此允许皮肤呼吸并自然变干。
另一方面,医疗绷带产品未经化学表面精整以赋予织物防水性,因此消除了皮肤的敏化问题。
另一方面,单丝是未经涂覆的合成纤维。
另一方面,单丝是尼龙或尼龙66。
另一方面,单丝是聚丙烯。
另一方面,丝是大体上平行的且数量在约10与约20之间,使得织物具有柔性且摸起来柔软。
另一方面,织物具有约20g/m2或更大的每一单位面积的质量,且优选地可在20g/m2到120g/m2之间变化。
本发明的额外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阐述,且其部分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从所述描述将非常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可认识到。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被视为本发明的标的物可参考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而得到最佳的理解,其中:
图1到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织物的若干部分的多种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管状弹力织物形式的透视图;
图9是说明图8的管状弹力织物应用于前臂的视图;及
图10是说明织物以平面形式应用于手腕和前臂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展示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所阐述的代表性实施例。提供示范性实施例以便本发明将会既详尽又完整,并且将充分表达本发明的范围且使得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制造、使用并实践本发明。
现参考图1到7,其展示由多束精细的单丝细线22构成的编织织物20的放大图像。织物的每一条纱线都包括多条精细单丝,其经大体上平行地布置成束,以便提供柔软的质地以及不会过度抽丝或磨损的结构。多条单丝纱线的使用显著增加了织物的表面积且减少了表面张力,此允许液体及水蒸气快速通过织物且允许由其形成的绷带和套管在暴露于湿气之后非常迅速地变干。这是超越使用相对较大纱线的惯常做法的不同寻常且显著的优点。
在常规情形中,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类型的单丝将可能是硬的且不具柔性,且因此对皮肤可能是不舒适的。此问题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分裂成精细单丝的多条细线的单一细线而得以克服。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相当大束的大致平行的丝数量介于约10与约20条单丝之间以提供织物的所需要的柔性和“柔软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N医学公司,未经BSN医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刮墨系统压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的印刷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