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富CO2烟雾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3696.6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5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B·阿尔班;P·阿彭蒂尼耶;A·布里格利亚;S·莫雷乌;F·戴尔科索;B·达维迪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26;B01D53/64;B01D53/75;F23J15/02;F25J3/0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唐秀玲;林柏楠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co sub 烟雾 方法 设备 | ||
1.处理包含燃烧烟道气的气流的方法,所述燃烧烟道气含有初始比例的CO2,水蒸气,汞,一种或多种挥发性酸性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选自氧气、氮气和氩气的其它杂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气流压缩至1-74绝对巴的最终压力;
ii)将气流冷却至约-10℃至约-130℃的温度并除去至少一种其它杂质;
iii)回收包含比待处理料流中CO2初始比例更大的CO2最终比例的富CO2气流,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阶段i)以前的如下阶段:通过冷却液将料流预干燥以从中除去其中存在的至少一部分水蒸气和至少一部分汞。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料流的预干燥通过吸附、吸收/冷凝或渗透进行。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料流的预干燥通过在冷却液中吸收/冷凝料流中存在的至少一部分水而进行。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气流与冷却液在小于或等于-20℃,优选小于或等于-30℃的温度下直接接触而通过吸收/冷凝将料流预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液包含含水盐或含水盐的混合物。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液包含氯化钙或氯化锂。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或多种挥发性酸性化合物选自NOx和SOx。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吸收/冷凝预干燥以后,在使所述冷却液与包含待除去的水蒸气的料流接触以前将预干燥料流通过与冷却液热交换而再加热。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冷却液在它与料流接触以后回收并在调整所述冷却液的浓度以后再循环。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放出一部分充有水的冷却液并加入新鲜冷却液而调整在与料流接触以后回收的所述冷却液的浓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冷却液通过与干气接触而干燥并排出包含所述干气和水蒸气的排出流而调整在与料流接触以后回收的所述冷却液的浓度;优选干气为由深冷蒸馏装置产生的氮气。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的烟道气产生于氧燃烧方法或装置或者生产水泥的方法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未经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6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蚀刻液氨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渗锌炉的传动结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