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板、偏光板的评价方法以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3732.9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武藤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C09J7/02;C09J2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评价 方法 以及 制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在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膜的一侧通过粘合剂层层积有保护膜的偏光板、偏光板的评价方法以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偏光板被广泛用作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偏光供应元件或偏光检测元件。作为此种偏光板,以往使用的是在聚乙烯醇构成的偏光膜上粘合有三醋酸纤维素构成的保护膜所得之物。对于偏光板,随着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进入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移动机器、甚至大型电视机等,要求其更薄更轻。此外,随着便携化而使用地点更广,因此同时也要求提升耐久性。
例如专利文献1中为实现轻薄化,提出了保护膜仅层积在偏光膜的一侧的面上的偏光板。此外,专利文献中2中提出了保护膜仅层积在偏光膜的一侧的面上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0-186133号公报(1998年7月14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93333号公报(2007年8月2日公开)”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述,制造保护膜仅层积在偏光膜的一侧的偏光板的话,存在偏光板上出现条纹状斑点的问题。该斑点形成于整面偏光板,目视可见,令荧光灯在偏光板表面反射时荧光灯像明显歪斜。图1显示的是在出现有斑点的偏光板表面反射荧光灯时的像的图像。如图1所示可知,荧光灯像明显歪斜。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主要目的是实现抑制了此种斑点发生的偏光板、偏光板的评价方法以及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者们鉴于上述问题进行了锐意研究后发现,偏光板的含水率与偏光板整面出现的斑点有关。然后,着眼于偏光板的含水率与斑点的关系后发现,偏光板的含水率满足特定条件的话,可以抑制偏光板整面出现斑点,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偏光板,为解决上述问题,是在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膜的一侧的面上通过水系粘合剂贴合有保护膜的偏光板,偏光板的含水率A(%)以及23℃、湿度50%环境下的偏光板的平衡含水率B(%)满足下式(1)。
|偏光板的含水率A(%)-偏光板的平衡含水率B(%)|<0.2 (1)
此外,本发明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包含在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膜的一侧的面上通过水系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贴合保护膜的贴合工序和令偏光膜与保护膜的贴合物干燥的干燥工序,经过了干燥工序的偏光板的含水率A(%)相对于23℃、湿度50%环境下的平衡含水率B(%),满足下式(1)。
|偏光板的含水率A(%)-偏光板的平衡含水率B(%)|<0.2 (1)
本发明的偏光板的评价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是在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膜的一侧的面上通过水系粘合剂贴合有保护膜的偏光板的评价方法,
根据偏光板的含水率A(%)以及23℃、湿度50%环境下的偏光板的平衡含水率B(%)是否满足下式(1)来评价偏光板的品质。
|偏光板的含水率A(%)-偏光板的平衡含水率B(%)|<0.2 (1)
根据本发明,由于偏光板的含水率A以及偏光板的平衡含水率B满足上述式(1),因此可以抑制偏光板整面出现斑点。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应该可以根据以下所示记载充分理解。此外,本发明的优点可根据参照了附图的以下说明而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在出现有斑点的偏光板表面反射荧光灯时的像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基本包含:在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膜的一侧的面上通过水系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贴合保护膜的贴合工序和令偏光膜与保护膜的贴合物干燥的干燥工序,经过了干燥工序的偏光板的含水率A(%)相对于23℃、湿度50%环境下的平衡含水率B(%),满足下式(1)。
|偏光板的含水率A(%)-偏光板的平衡含水率B(%)|<0.2 (1)
通过偏光板的含水率A满足上述式(1),可以抑制偏光板整面出现斑点。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可在所述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此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所有学术文献以及专利文献均援引为本说明书中的参考。此外,本说明书中如无特别说明,显示数值范围的“A~B”表示“A以上、B以下”。
(偏光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厚壁钢管弯弧的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