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收缩聚酯薄膜、其包装体及热收缩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3836.X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2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春田雅幸;向山幸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聚酯 薄膜 包装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热收缩聚酯薄膜,其主要构成成分为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且在全部聚酯树脂成分中,由含有可构成非晶成分的1种以上的单体成分7摩尔%以上的聚酯树脂构成,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1)~(5):
(1)在80℃的甘油中处理达10秒钟时,在宽度方向上的甘油收缩率在10%以下;
(2)在100℃的甘油中处理达10秒钟时,在长度方向上的甘油收缩率在0%以上10%以下,且在宽度方向上的甘油收缩率在20%以上40%以下;
(3)在120℃的甘油中处理达10秒钟时,在宽度方向上的甘油收缩率在40%以上70%以下;
(4)在温度60℃、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下老化672小时后,薄膜在宽度方向上的收缩率(所谓的自然收缩率)在1.5%以下;
(5)在温度60℃、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下老化672小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设定夹头间距离为100mm,向薄膜长度方向重复10次拉伸试验,拉伸至5%时断裂的次数即初始断裂次数为2次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在长度方向上的拉伸破坏强度为80MPa以上300MPa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在温度60℃、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下老化672小时后,薄膜在温度分别为80℃、100℃、120℃的甘油中处理达10秒钟时,在宽度方向上的甘油收缩率与老化前薄膜在相同温度下的甘油收缩率相比,其相差等于或小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聚酯树脂含有乙烯聚对苯二甲酸单位50摩尔%以上,可构成非晶成分的单体为从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异酞酸中选择的1种以上,且含有27摩尔%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聚酯树脂含有乙烯聚对苯二甲酸单位50摩尔%以上,可构成非晶成分的单体为从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异酞酸中选择的1种以上,且含有27摩尔%以下,将玻璃化转变点(Tg)调节至60~80℃。
6.一种热收缩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系采用以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为主要构成成分,在全部聚酯树脂成分中,由含有可构成非晶成分的1种以上的单体成分7摩尔%以上 的聚酯树脂构成的未拉伸聚酯薄膜,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纵向拉伸后进行横向拉伸,然后在上述横向拉伸温度+15℃以上4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最终热处理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a)~(f)的各工序:
(a)纵向拉伸工序,其将未拉伸聚酯薄膜以Tg以上(Tg+30℃)以下的温度在长度方向上以2.2倍以上3.0倍以下的倍率纵向拉伸(第一阶段的纵向拉伸)后,再以(Tg+10℃)以上(Tg+40℃)以下的温度在长度方向上以1.2倍以上1.5倍以下的倍率纵向拉伸(第二阶段的纵向拉伸),总体纵向拉伸的倍率为2.8倍以上4.5倍以下;
(b)退火工序,其对于纵向拉伸后的薄膜一边采用红外线加热器向宽度方向加热,一边向长度方向松弛10%以上50%以下;
(c)中间热处理工序,其将退火后的薄膜,在张布机内用夹子夹持宽度方向的两端的状态下,以130℃以上190℃以下的温度实施1.0秒以上9.0秒以下时间的热处理;
(d)强制冷却工序,其将中间热处理后的薄膜积极地冷却至表面温度达到80℃以上120℃以下的温度;
(e)横向拉伸工序,其将强制冷却后的薄膜以(Tg+10℃)以上(Tg+50℃)以下的温度向宽度方向以2.0倍以上6.0倍以下的倍率进行拉伸;
(f)最终热处理工序,其将横向拉伸后的薄膜,在张布机内用夹子夹持宽度方向的两端的状态下,以横向拉伸温度+15℃以上40℃以下的温度实施1.0秒以上9.0秒以下时间的热处理。
8.一种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其以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收缩聚酯薄膜为基础材料,将设有针孔或者一对凹口的标签至少覆盖在外周的一部分且使其热收缩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8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气体减排部件的高表面积聚合物致动器
- 下一篇:用于胃肠病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