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量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3948.5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二口雅行;长亮丞;福留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7/14 | 分类号: | F04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工作流体的容量或压力进行可变控制的容量控制阀,特别是涉及根据压力负载来控制在汽车等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等的排出量的容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具有:通过发动机的旋转力被驱动旋转的旋转轴;使倾斜角度可变地与旋转轴连接的斜板;以及与斜板连接的压缩用的活塞等,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通过使斜板的倾斜角度变化,来使活塞的行程变化从而控制制冷气体的排出量。
该斜板的倾斜角度通过以下方法而能够连续变化,即,在利用吸入制冷气体的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排出通过活塞加压后的制冷气体的排出室的排出压力、收纳有斜板的控制室(曲轴室)的控制室压力的同时,使用通过电磁力被驱动开闭的容量控制阀,适当控制控制室内的压力,调整作用于活塞两面的压力的平衡状态。
作为这样的容量控制阀,公知有这样的容量控制阀(以下,称为“现有技术1”。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图8所示,该容量控制阀具有以下等部分:排出侧通路73、77,其使排出室和控制室连通;第1阀室82,其形成在排出侧通路的中途;吸入侧通路71、72,其使吸入室和控制室连通;第2阀室(工作室)83,其形成在吸入侧通路的中途;阀芯81,其形成为第1阀部76和第2阀部75在一体地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向彼此相反方向进行开闭动作,第1阀部76配置在第1阀室82内并开闭排出侧通路73、77,第2阀部75配置在第2阀室83内并开闭吸入侧通路71、72;第3阀室(容量室)84,其形成在吸入侧通路71、72的中途的靠控制室处;感压体(波纹管)78,其配置在第3阀室内,朝伸长(膨胀)的方向提供作用力,并伴随周围的压力增加而收缩;阀座体(卡合部)80,其设在感压体的伸缩方向的自由端,具有环状的座面;第3阀部(阀门打开连接部)79,其在第3阀室84与阀芯81一体地移动,并通过与阀座体80的卡合和脱离而能够开闭吸入侧通路;以及螺线管S,其向阀芯81提供电磁驱动力。
并且,在该容量控制阀70中,即使在容量控制时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内不设置离合机构,在有必要变更控制室压力的情况下,使排出室和控制室连通也能够调整控制室内的压力(控制室压力)Pc。并且,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处在停止状态下且控制室压力Pc上升的情况下,使第3阀部(阀门打开连接部)79从阀座体(卡合部)80脱离从而开放吸入侧通路,使吸入室和控制室连通。
不过,在停止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并长时间放置后想要起动的情况下,液体制冷剂(在放置中冷却从而制冷气体液化而得到的物质)积存在控制室(曲轴室)内,因而只要不排出该液体制冷剂,就不能压缩制冷气体来确保设定的排出量。
为了在刚起动后进行期望的容量控制,有必要尽可能迅速地排出控制室(曲轴室)的液体制冷剂。
在现有技术1的容量控制阀70中,首先,当在断开螺线管S、且第2阀部75闭塞了连通路(吸入侧通路)71、72的状态下将可变容量型压缩机长时间放置在停止状态时,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控制室(曲轴室)内处于积存有液体制冷剂的状态。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停止时间长的情况下,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内部为均压,控制室压力Pc处于远比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驱动时的控制室压力Pc和吸入压力Ps高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当接通螺线管S且阀芯81开始起动时,第1阀部76朝关闭方向移动,同时第2阀部75朝打开方向移动,并且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控制室的液体制冷剂被排出。然后,控制室压力Pc使感压体78收缩,使第3阀部79从阀座体80脱离而使其打开。此时,由于处于第2阀部75打开并开放了连通路(吸入侧通路)72、71的状态,因而控制室内的液体制冷剂从连通路(吸入侧通路)74、72、71被排出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吸入室。然后,当控制室压力Pc为预定级以下时,感压体78进行弹性恢复并伸长,阀座体80与第3阀部79卡合并关闭,从而闭塞连通路(吸入侧通路)74、72、71。
然而,在现有技术1中,由于采用使感压体78收缩、使第3阀部79从阀座体80脱离并打开的结构,因而存在为了增大阀门打开的行程而必须延长感压体78的长度等的问题,难以增大阀门打开的行程。即,现有技术1的容量控制阀虽然可比不是能打开第3阀部79的结构的以往的容量控制阀(仅经由使控制室和吸入室直接连通的固定节流孔进行排出的容量控制阀)更快地排出液体制冷剂,但是对其排出能力有界限。
因此,如图9所示,由本申请人提出了在第3阀部79的侧面设置辅助连通路85的容量控制阀(以下,称为“现有技术2”。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