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继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5217.4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2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2H3/28 | 分类号: | H02H3/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杨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在多个保护继电装置间使用对向传输来收发数据的保护继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保护继电装置的数字化的进展,广泛应用了如下的保护继电装置:使用对向传输在多个装置间相互收发由各保护继电装置采样到的电量数据的瞬间值,进行保护运算。作为其代表例有送电线保护用的电流差动保护继电装置。
通常的电流差动保护继电装置,在设置于送电线两端的保护继电装置中,将由各端子的保护继电装置采样到的电量数据的瞬间值,按照每30度电气角而循环性地向对向端子的保护继电装置传输,比较在同时刻采样到的2个电量数据,由此实施求出差动电流的运算。
在日本国特开昭50-49645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同时刻对电量进行采样的采样同步控制的方法。图10是表示采样同步控制的原理的图。若将从第一保护继电装置的传输格式上的特定位置(Sampling timing 1)起至第一保护继电装置接收第二保护继电装置的传输格式上的特定位置的数据为止的时间设为TM、将从第二保护继电装置的传输格式上的特定位置(Sampling timing2)起至第二保护继电装置接收第一保护继电装置的传输格式上的特定位置的数据为止的时间设为TF、将从第二保护继电装置向第一保护继电装置的传输(以下称为“上行传输”)的传输延迟时间设为Td1、将从第二保护继电装置向第一保护继电装置的传输(以下称为“下行传输”)的传输延迟时间设为Td2、并且将两保护继电装置间的采样定时同步误差设为ΔT,则TF及TM和ΔT的关系以(1)式表示。
由于TM=Td1-ΔT,TF=ΔT+Td2,因此,
ΔT=(TF-TM+Td1-Td2)/2···(1)式
此外,在保护继电装置中,TF和TM是能够计测的,所以通过在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中使用同一传输路径及传输装置,若假定传输延迟时间Td1与Td2相等,则通过以使
TF-TM=0···(2)式
的方式控制采样定时,从而能够在同一时刻进行采样。(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外,在日本国特开2007-68325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记载了如下的考虑方法:着眼于平时的负载电流为通过电流,在两端不产生相位差,差动电流为0这一点,对采样同步进行控制。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采样同步方式中,存在上行传输的传输延迟时间与下行传输的传输延迟时间相等这一前提条件。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如(2)式所示,通常将“TF-TM”的目标值设为“0”。但是,实际上,即使在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中应用同一传输路径及传输装置,也由于传输装置的数据缓冲和发送定时等而在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产生传输延迟时间的偏差,也就是说,在上行传输的传输延迟时间与下行传输的传输延迟时间之间产生差。
该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延迟时间的偏差一般在传输装置的电源启动后成为一定的传输延迟时间,但是在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中可能产生传输延迟时间差,在传输延迟时间差为200μS左右的情况下也能够观测到。
由该传输延迟时间差产生采样同步误差ΔT。在电流差动保护继电装置的情况下,采样同步误差ΔT相对于通过电流I作为差动电流误差而出现。上述的传输延迟时间差为200μS的情况的差动电流误差相对于通过电流I约为6%,会阻碍电流差动继电装置的高敏感度化。
此外,专利文献2所示的方法在原理上是成立的,但是未涉及具体的实现方法,高精度地使采样定时同步存在问题。
因此,在通过对向传输对采样同步进行控制的方法中,期望提供一种具有即使在上行下行的传输延迟时间之间存在差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使采样定时同步的功能的保护继电装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5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
- 下一篇:一种利用柑橘加工废弃物、副产物制备膳食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