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绞合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缆线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5403.8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道格拉斯·E·约翰逊;詹姆士·P·瑟伦森;佩尔·M·纳尔逊;迈克尔·F·格雷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0 | 分类号: | H01B5/10;D07B1/02;H01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关兆辉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合热 塑性 聚合物 复合 缆线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1.一种绞合缆线,所述绞合缆线包括:
单个线材,所述单个线材限定中心纵向轴线;
多个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围绕所述单个线材沿第一捻向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一捻角螺旋绞合并且具有第一捻距;和
多个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围绕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沿第二捻向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二捻角螺旋绞合并且具有第二捻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单个线材具有沿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截取的横截面,并且其中所述单个线材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单个线材为聚合物复合线材、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或可延展金属线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聚合物复合线材中的每个为基本上连续的,并且为至少150m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每个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具有沿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截取的横截面,并且其中每个聚合物复合线材的横截面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和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中的每个的所述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并且其中每个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的直径为约1mm至约4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和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中的每个具有10至150的捻制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第一捻向与所述第二捻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第一捻角和所述第二捻角之间的相对差大于0°并且不大于约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绞合缆线,还包括多个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所述多个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围绕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沿第三捻向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三捻角螺旋绞合并且具有第三捻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多个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和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中的每个具有10至150的捻制因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第三捻向与所述第二捻向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第三捻角和所述第二捻角之间的相对差大于0°并且不大于约4°。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绞合缆线,还包括多个第四聚合物复合线材,所述多个第四聚合物复合线材围绕所述多个第三聚合物复合线材沿第四捻向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限定的第四捻角螺旋绞合并且具有第四捻距。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多个第三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和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复合线材中的每个具有10至150的捻制因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第四捻向与所述第三捻向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第四捻角和所述第三捻角之间的相对差大于0°并且不大于约4°。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聚合物复合线材中的每个包括纤维强化聚合物基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纤维强化聚合物基质用纤维丝束或单丝纤维之一强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纤维强化聚合物基质包括选自金属纤维、聚合物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玻璃纤维或它们的组合的至少一个纤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绞合缆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包括钛、钨、硼、形状记忆合金、碳、碳纳米管、石墨、碳化硅、芳香族聚酰胺、聚(对亚苯基-2,6-苯并双噁唑)、或它们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54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束定位系统
- 下一篇:光器件晶片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