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烯酸还原酶还原肉桂醛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6527.8 | 申请日: | 201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8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B·豪尔;R·施蒂默尔;C·斯蒂克勒;K·费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24 | 分类号: | C12P7/24;C12P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柴云峰;黄革生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还原酶 还原 肉桂 衍生物 方法 | ||
1.用于产生通式I的醛化合物的酶促催化方法
其中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线性的或者分枝的、任选被取代的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烯氧基;-H、-OH、-SH、-卤素、-NH2或者-NO2;或者R1和R2一起代表通式–O-R4-O-的基团,其中R4代表任选地被取代的亚烷基或亚烯基;并且R3代表H,烷基或者烷氧基;
所述方法包括:
a)在水性反应介质中酶促还原通式II的化合物,
其中
R1,R2和R3如上面定义,
所述水性反应介质包含作为共溶剂的通式III的至少一种醚化合物
R5-O-R6(III)
其中
R5和R6彼此独立地代表线性的或者分枝的烷基;并且所述水性反应介质还含有至少一种还原酶和至少一种辅因子;
和
b)任选地以基本上纯的立体异构体或者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分离通式I的所述化合物。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溶剂选自通式IV的不对称醚化合物,其中R5和R6是不同的。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溶剂选自通式IV的不对称醚化合物,其中残基R5和R6的一种或者两种是分枝的烷基。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溶剂是叔-丁基烷基醚,特别是叔-丁基甲醚。
5.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溶剂在反应介质中以0.1至80,例如1至50、5至40或者10至30体积%的比例存在。
6.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还原酶选自以下酶组成的组:
a)OYE1,其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与所述SEQID NO:1有至少50%同一性的序列;
b)OYE2,其包含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与所述SEQID NO:2有至少50%同一性的序列;
c)OYE3,其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与所述SEQID NO:3有至少50%同一性的序列;
d)OPR1,其包含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与所述SEQID NO:4有至少50%同一性的序列;
e)OPR3,其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与所述SEQID NO:5有至少50%同一性的序列;
f)NCR,其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与所述SEQ IDNO:7有至少50%同一性的序列;或者
g)YqjM,其包含SEQ ID NO:6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与所述SEQID NO:6有至少50%同一性的序列。
7.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在NADH或NADPH作为辅因子的存在下进行。
8.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还原反应被偶联到辅因子再循环反应,特别是酶促辅因子再循环反应。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氧化的辅因子NAD通过偶联到葡糖脱氢酶催化的葡萄糖氧化被再循环(形成葡糖酸内酯和再生NADH)。
10.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涉及的酶以溶解的、分散的或者固定的形式存在于反应介质中。
11.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介质被缓冲到6.5至8.5的范围内的pH。
12.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温度是在10至50℃的范围内,特别是20至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65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