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触觉握持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6701.9 | 申请日: | 201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I.波利亚科夫;A.扎拉比;R.希齐科克;关淑文;C.A.维亚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00 | 分类号: | G06F1/00;H02N11/00;H01L41/08;H04B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马红梅;卢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聚合物 致动器 触觉 组件 | ||
1.一种用于与被配置成向输出端口输送输出信号的电子媒体设备可去除地耦合的外壳组件,其中,该外壳组件响应于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信号而产生触觉效果,该外壳组件包括:
壳体,其适合于嵌套电子媒体设备的至少一部分,该外壳包括适合于可拆卸地耦合到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端口的至少一个媒体设备连接器;
至少一个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其具有被配置成响应于触发信号而产生移动的活性部分;
主体质量,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被耦合到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其中,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的触觉效果包括主体质量的惯性移动;以及
至少一个驱动电子组件,其被配置成将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电子地耦合到媒体设备连接器,从而使得驱动电子组件能够响应于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信号而生成触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电活性聚合物包括至少一个电活性聚合物盒,其中,电活性聚合物盒包含包括电介质弹性体层的电活性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电介质弹性体层的一部分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电极的重叠部分限定包括活性部分的活性区域,在其上面向电极施加触发信号引起活性区域的移动以产生触觉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包括被耦合在一起的多个离散电活性聚合物盒,其中,所述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包括增加的活性部分,其包括每个电活性聚合物盒的每个活性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位于壳体内部的袋,其中,所述主体质量位于该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袋尺寸被确定为限制主体质量的移动以限制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源,其中,所述电源包括主体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电源被耦合到所述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从而使得活性区域的移动引起电源的惯性移动以产生触觉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电活性致动器被耦合到媒体设备,从而使得在媒体设备上触觉效果是可辨别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在电子媒体设备被与之耦合时关于电子媒体设备对称的主体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音频扬声器,并且其中,所述电子驱动组件被配置成将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信号传递至音频扬声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能够被可去除地耦合在一起以嵌套电子媒体组件的多个部件。
12.一种加强独立电子媒体设备以产生改善的触觉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适合于耦合到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端口的至少一个媒体设备连接器的外壳,该外壳还包括具有活性部分的至少一个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
将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端口耦合到设备连接器;
响应于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信号而产生触发信号;以及
通过将触发信号传送到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来生成改善的触觉效果以引起活性部分的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向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传送触发信号以引起活性部分的移动、引起壳体内的主体质量的惯性移动来生成改善的触觉效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体质量包括被电气地耦合到所述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的电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位于外壳内的电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被所述电源供电并与电子媒体设备分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信号而产生触发信号还包括将输出信号传送到被耦合到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外部扬声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电子媒体设备的输出信号而产生触发信号包括评估输出信号并根据该输出信号从多个输出模式中选择电活性致动器的输出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出信号包括音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67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