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7039.9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新国大介;福岛杰浩;鹫北芳郎;梶原哲雄;堀井健治;佐藤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37/72 | 分类号: | B21B37/72;B21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列 轧制 设备 动作 控制 方法 使用 热轧 钢板 制造 | ||
1.一种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其控制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该串列式轧制设备具有N台(N为2以上的整数)轧机,事先对从咬入被轧件之前的第N-m+1轧机(m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起到第N轧机为止的各轧机施加压紧载荷,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该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具有确定从第1轧机起到第N轧机为止的各轧机的出口侧板厚的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该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包括:第1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其确定上述第1轧机到上述第N轧机的在轧制上述被轧件的稳定部时的出口侧板厚;以及第2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其以使事先对上述轧机施加的压紧载荷在预先设定的压紧载荷以下的方式确定上述第1轧机到上述第N轧机的在轧制上述被轧件的前端轧制部时的出口侧板厚,
以在至少上述被轧件的最前端部被上述各轧机咬入之前达到在上述第2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中确定的出口侧板厚的方式对上述被轧件进行轧制,并且,上述被轧件的稳定部由上述第N-m+1轧机到上述第N轧机轧制至在上述第1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中确定的出口侧板厚,
在上述第2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中确定的上述第N-m+1轧机到上述第N轧机的出口侧板厚厚于在上述第1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中确定的相同轧机的出口侧板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从上述被轧件的前端轧制部向稳定部过渡时,基于从上述前端轧制部向上述稳定部的轧制载荷变化来预测轧机的形状变化,基于预测出的形状变化来控制上述轧机的形状控制部件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事先被施加有压紧载荷的轧机具有两个以上的形状控制部件,
上述两个以上的形状控制部件包括第1形状控制部件和至少在从上述被轧件的前端轧制部向稳定部过渡时能够进行高速动作的第2形状控制部件,
在从上述被轧件的前端轧制部向稳定部过渡之前,对上述第2形状控制部件的动作进行预测,
基于预测结果,以没有超过上述第2形状控制部件的容许动作范围的方式来设定上述第1形状控制部件和上述第2形状控制部件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事先被施加有压紧载荷的轧机具有至少在从上述被轧件的前端轧制部向稳定部过渡时能够进行高速动作的第1形状控制部件和能够进行高速动作的第2形状控制部件,在超过了上述第1形状控制部件的容许动作范围的情况下,改变上述第2形状控制部件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还包括第3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该第3出口侧板厚确定工序以使上述轧机的在上述被轧件的后端轧制部的轧制完成时的压紧载荷在预先设定的压紧载荷以下的方式确定上述第1轧机到上述第N轧机的出口侧板厚。
6.一种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制造方法具有使用由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串列式轧制设备的动作控制方法控制动作的热精轧机列来轧制钢板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70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重工企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