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丝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7928.5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2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敏子;青木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85/02 | 分类号: | H01H85/02;H01H85/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安装在电池极柱上的熔丝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经提出了直接安装在电池极柱上的各种熔丝单元(参见专利技术文献1)。图8至12中示出了这类熔丝单元的一个常规例子。如图8至12中所示,熔丝单元60通过电池连接端子53固定到电池51的电池极柱52上。该熔丝单元60布置在电池51的上表面51a上。该熔丝单元60包括作为导体的板状材料的汇流排61,以及绝缘部分70,该绝缘部分70设置成覆盖该汇流排61的外周的适配部分。
该汇流排61具有固定于电池连接端子53的馈电端子62,分别连接到两个负载侧端子(图8至12中未示出)的两个通电端子63。两个熔断部分64分别设置在馈电端子62和两个通电端子63之间。螺栓插入孔62a形成在馈电端子62中。电池连接端子53通过螺栓71和螺母72连接到馈电端子62上。两个熔断部分64分别从馈电端子62的相对侧末端延伸,并且彼此平行布置。这两个通电端子63分别从熔断部分64延伸,并沿着每个熔断部分64的纵向布置。螺栓插入孔63a形成在每个通电端子63中,并且同样地,插入到螺栓插入孔63a中的螺栓63b设置在每个通电端子63上。负载侧端子(图8至12中未示出)通过螺母拧紧分别连接到通电端子63上。
通过在不包括熔断部分64和端子62、63的预定部分的汇流排61的部分上插入成型,形成绝缘部分70。
顺便提及,附图标记80是熔断部分盖。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技术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JP-A-2009-28960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直接安装在电池51上的熔丝单元60中,馈电端子62的位置由电池连接端子53决定。因此,在上述常规例子的熔丝单元60中,其中熔断部分64布置在馈电端子62的相对侧末端并与之并置,并且其中通电端子63分别布置在每个熔断部分64的末端部分上,该末端部分与连接到馈电端子62上的部分相对,从馈电端子62的螺栓插入孔的中心线到每个通电端子63的顶部的尺寸L2变长,并且熔丝单元60尺寸增大,并且熔丝单元60从电池51的侧表面51b极大地突出。同样,熔断部分64和通电端子63布置在馈电端子62的相对侧末端的位置中,从而使熔丝单元6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W2变宽,并且熔丝单元60尺寸增大。
当熔丝单元60如此尺寸增大时,从电池51的侧表面51b悬垂的空间增大,如图9和10中所示。存在当由于车辆布局的限制而在电池51的上表面51a上侧表面51b的外侧中无法获得较大空间时,熔丝单元60无法安装的问题。
同样,电池连接端子53和熔丝单元60以悬臂方式固定到电池极柱52上,从而使电池连接端子53和熔丝单元60产生的弯曲力矩作用在电池极柱52上。此处,在上述常规例子的熔丝单元60中,熔断部分64布置在馈电端子62的相对侧末端并与之并置,并且其中通电端子63分别布置在熔断部分64的末端部分上,从而存在这样的问题:熔丝单元60的重心的位置设置在与电池极柱52距离较大的位置处,并且很大的弯曲力矩作用在电池极柱52上,并且较高负载施加到电池极柱52上。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方面在于,提供能够减小电池极柱上的负载的紧凑熔丝单元。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个熔丝单元,包括:
馈电端子,该馈电端子固定于电池极柱而从所述电池接收电力;
通电端子;以及
熔断部分,该熔断部分将所述馈电端子与所述通电端子电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电池极柱上方,
其中,所述馈电端子定位在所述通电端子与所述熔断部分之间。
该熔丝单元还可以包括:汇流排,该汇流排具有所述馈电端子、所述通电端子和所述熔断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汇流排的外周处的绝缘部分,其中,所述熔断部分与所述通电端子之间的汇流排的部分通过垂直弯折形成为垂直板部分。
通过将所述垂直板部分的一部分弯折到所述馈电端子一侧,可以水平地形成所述通电端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熔断部分和通电端子相互相对地布置,使得馈电端子夹在其间,从馈电端子到通电端子的顶部的尺寸变短,从而熔丝单元变得紧凑,并且从电池的侧表面悬垂的量可以最小化。同样,由于熔断部分定位在电池极柱上方,所以熔丝单元的重心的位置设置在靠近电池极柱的位置处,并且只有较小的弯曲力矩作用在电池极柱上,并且电池极柱上的负载可以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7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