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次生流体喷入初生流体里的喷雾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8184.9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4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迪特尔·沃尔兹;S.哈蒂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特尔·沃尔兹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4;B01F15/00;B08B5/02;B05B7/08;F04F5/04;F04F5/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辛;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巴***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次生 流体 初生 喷雾 系统 方法 | ||
1. 用于将次生流体(5)喷入初生流体(1)里的喷雾系统,其中次生流体(5)是气体状或者液体状,或者含有细颗粒状固体,它们应该分散在初生流体里,喷雾系统具有至少一个中央喷嘴(6)用于初生流体(1),和至少一个喷嘴用于喷射次生流体(5),其中喷嘴的外壳(3;30;40)设计成管状,而中央喷嘴(6)具有一个中央通道用于初生流体,其特征在于,通道沿流动方向具有一个收敛的入口部位(7)、一个变窄位置(8)和一个扩散的出口部分(9);在喷嘴外壳(3;30;40)的位于下游的端部布置了至少一个出口孔(17;34)用于初生流体(5);而且设计和布置了至少一个出口孔(17;34),以便由次生流体(5)产生一种喷雾射流(12),该射流基本呈环状包围住从中央通道里流出的初生流体(1)。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出口孔借助于若干个用于次生流体的出口孔(34)构成,它们成环形布置在喷嘴外壳端部。
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用于次生流体(5)的出口孔(34)中的每个出口孔由一个用于气体状喷雾助剂的环形间隙(44)围住。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出口孔借助于一个唯一的,布置在喷嘴外壳端部的环形间隙(17)构成。
5.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次生流体(5)的环形间隙(17)布置在一个用于气体状喷雾助剂(15)的环形间隙(18.1;18.2)之内。
6.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设计和布置了至少一个出口孔,以便产生一种从喷嘴外壳(3)端部出发的锥形扩展的环形喷雾射流(12)。
7. 按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央喷嘴(6)的通道里布置了一个涡流发生器。
8.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央喷嘴(6)通道的位于上游的入口(7)处设有至少一个洁净喷嘴(22),用于防止沉积物阻塞入口(7)。
9.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洁净喷嘴连接于气体状喷雾助剂(15)的输入管路。
10.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喷嘴的喷嘴外壳(3;30;40)布置在一个引导初生流体(1)的通道(2)里。
11. 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喷嘴的喷嘴外壳(3;30;40)与引导初生流体(1)的通道(2)的壁板有间距地布置。
12. 按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央喷嘴(6)的中心纵轴线(16)被布置成与在引导初生流体(1)的通道中的流动方向平行。
13.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设计有至少一个喷嘴和喷射泵形式的中央喷嘴(6),从而通过从次生流体的至少一个出口孔流出的、基本成环形的喷雾射流(12)的喷射作用,使初生流体在中央喷嘴(6)通道的入口处受到抽吸,从而在通道的下游处使初生流体既在从出口孔里流出的、基本为环形的喷雾射流(12)的中央部位里,也在基本为环形的喷雾射流(12)的外圆周里进行混合。
14. 将次生流体喷射入初生流体里的方法,其中次生流体是气体状或者液体状,或者含有细颗粒状固体,它们应该分散在初生流体里,采用一种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次生流体产生一种基本成环形的、并且围绕着通道的位于下游的端部的喷雾射流(12);借助于环形喷雾射流(12)的喷射作用在通道的位于上游的端部处对初生流体进行抽吸;而且既在一个位于环形喷雾射流(12)的射流轴线(16)和喷雾射流(12)之间的部位里,也在一个邻接于喷雾射流(12)的外圆周的部位里,进行初生流体与次生流体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特尔·沃尔兹,未经迪特尔·沃尔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81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传输和压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邻区上行干扰的控制方法、UE及RNC和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