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8529.0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一昭;笠间俊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B01D53/94;B01J23/7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凤岭;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矿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可一边确保或改善生产率一边降低排放气体所含的NOx的烧结矿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0年4月1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93334号并主张其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炼铁厂制造烧结矿时,因作为燃料使用的炭材的燃烧而在排放气体中产生氮氧化物(NOx)。该NOx的降低在改善大气污染中是重要的课题。作为降低NOx的手段,有将氨作为还原剂的排放气体脱硝技术。
可是,在这种技术的排放气体脱硝设备中,因建设费高、氨为高价而使作业费用高涨。此外,还有使用氮含量低的无烟煤的手段,但氮含量低的无烟煤因资源枯竭而使开采环境劣化,其使用量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作为烧结矿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以CaO含量为5~50重量%的CaO-FexO系复合氧化物为主成分的催化剂除去NOx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1中,采用在粗焦炭颗粒体表面包覆有上述催化剂的成粒体(S型)或混合微细焦炭颗粒体和微粉末的上述催化剂而成的成粒体(P型)作为烧结原料。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采用将粒状碳源和粘结剂进行混合而造粒,用粘结剂包覆表面而成的不燃性块状碳源制造含炭烧结矿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602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622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采用通过混合上述微细焦炭颗粒体和上述微粉末催化剂而成的成粒体(P型)除去NOx的技术时,有在1000℃以下的低温区域降低NOx的效果低的问题。如后所述,焦炭燃烧形成的NOx多发生在低温区域。因此,成粒体(P型)中的微细焦炭颗粒体在低温区域燃烧,产生大量NOx,因而一般认为除去NOx的效果低。另一方面,在利用于粗焦炭颗粒体表面包覆有上述催化剂的成粒体(S型)除去NOx的技术中,如果用催化剂充分包覆焦炭表面,则焦炭的燃烧速度缓慢,阻碍烧结机的生产率。
因此,有不得不以露出焦炭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在焦炭上包覆催化剂,从而使NOx的除去效果降低的问题。另外,这些成粒体采用大型造粒机造粒成铁矿石,因此在CaO含量为5~50重量%时,CaO-FexO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混合度或包覆范围有可能下降。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在烧结时几乎不使该不燃性块状碳源中的碳源燃烧,因此一般认为即使在该不燃性块状碳源中的粘结剂具有催化作用时,也几乎不产生粘结剂的催化作用。另外,在该专利文献2中,除了不燃性块状碳源以外,作为烧结原料(燃料)的焦炭是必要的,从而需要大量的碳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1)抑制低温区域下的NOx的发生,且(2)充分确保或改善烧结机生产率的烧结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掺合煤(coal blend)中含有表面包覆炭材作为烧结燃料,所述表面包覆炭材在炭材表面相对于所述炭材以超过2质量%且低于50质量%的比例包覆着含有36质量%以上的源自石灰系原料的Ca的包覆物。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掺合煤也可以含有10质量%~100质量%的所述表面包覆炭材。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石灰系原料为氢氧化钙,所述包覆物也可以含有67质量%以上的氢氧化钙。
(4)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炭材中的0.25mm以上的炭材的表面,所述包覆物的层厚也可以为5μm~500μm。
(5)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其中,也可以在将含有铁矿石、返矿及辅助原料的掺合原料混合、造粒后,将所述表面包覆炭材添加、混合在所述掺合原料中。
(6)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对含有铁矿石、返矿及辅助原料的掺合原料进行混合、造粒时,也可以在经过总混合造粒时间的一半以上后,将所述表面包覆炭材添加、混合在所述掺合原料中。
(7)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炭材也可以具有粒径低于0.5mm的粒子为20质量%以下,粒径0.5mm~3mm的粒子为40质量%以上的粒度分布。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8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