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失效机构的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8634.4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4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R·J·凯扎;R·B·奥德尔;B·H·韦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钱亚卓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失效 机构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具有在注射之后限制柱塞杆向远侧运动以防止重复使用的被动锁定机构的注射器组件;止动件和柱塞杆通过利用相对运动操作以使注射器被动地失效的注射器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止动件和柱塞杆以防止注射器在使用之前拆解的注射器组件;以及,包括可视指示或标记以指示注射器的使用或注射器的失效的注射器组件。
背景技术
没有消毒或没有充分消毒的皮下注射器产品的重复使用,被认为助长了药物滥用并且促进接触性传染病的传播。静脉内药物使用者对于注射器的重复使用进一步加剧了接触性传染病的传播,原因是他们包括关于诸如AID病毒和肝炎的某些病毒的高危群体。在缺乏医疗人员和医疗供给的国家也存在着高污染危险。
在使用之后变得不可操作的注射器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已经提出并且可在市场上买到各种可由使用者通过采取使注射器失效的主动步骤来使之失效的注射器。不要求使用者主动使注射器失效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也被认为提供了解决方案。会期望的是提供自动地或被动地使得不能重复使用并且可通过例如利用较少部件按节省成本方式制造的注射器。另外,还会期望存在可视地指示注射器是否已经用过或已失效的标记或其它指示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注射器组件的被动失效系统,该被动失效系统在注射周期完成之后激活。注射器组件包括止动件和柱塞杆,所述止动件和柱塞杆按防止使用者在注射周期完成之前拆解注射器的方式附装。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填充、注射和/或重构药物。
在本公开中,遵循惯例,装置的远侧端部是离患者最近的端部,并且装置的近侧端部是远离患者并且离医生最近的端部。术语“直径”是在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的筒管的壁之间的最长距离的测量值,并且可以与术语横截面宽度互换地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器组件,该注射器组件包括具有相应结构和组件的筒管、细长柱塞杆和止动件,这些相应结构和组件允许使用者将柱塞杆被动地锁定在筒管内,以防止注射器组件被重复使用。筒管包括:远侧端部;敞开的近侧端部;具有内表面的圆筒形侧壁,所述内表面限定其中可以保持流体的腔室;以及远侧壁。所述内表面还限定第一横截面宽度。远侧壁中的开口允许流体通过开口从腔室流出。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筒管的侧壁的内表面包括与近侧端部相邻的肋部。该肋部限定了第二横截面宽度,所述第二横截面宽度小于在该内表面的其余部分处限定的第一横截面宽度。肋部形成用于限制柱塞杆向近侧运动的障碍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伸长的柱塞杆,所述伸长的柱塞杆具有近侧端部、远侧端部、以及在近侧端部与远侧端部之间的主体。也可以在柱塞杆的近侧端部处布置有拇指按压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柱塞杆在筒管的腔室内向近侧和向远侧滑动或以其它方式运动。
柱塞的远侧端部可以包括具有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的止动件接合部分。柱塞杆还包括布置在活塞杆的拇指按压部与主体之间的柔性突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柔性突起具有横截面宽度,所述横截面宽度大于第二横截面宽度或筒管在肋部处的横截面宽度。在一个或多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柱塞杆可以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外部边缘。支撑构件可以布置成与柔性突起的近侧相邻。随着向远侧方向的力施加到柱塞杆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柔性突起通过向近侧方向挠曲而有助于柱塞杆向远侧运动。柱塞杆还可以包括脆弱部分,所述脆弱部分布置成与支撑构件的近侧相邻。脆弱部分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点连接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点连接部布置成与支撑构件的边缘相邻。
在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脆弱部分可以包括三个点连接部,所述三个点连接部可以彼此等距离间隔开。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脆弱部分可以包括至少四个点连接部。在一个甚至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四个点连接部中的第一和第二点连接部可以彼此等距离布置,并且四个点连接部中的第三和第四点连接部也彼此等距离布置。在变型方案中,四个点连接部全部彼此等距离布置。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第一点连接部和第二点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点连接部和第四点连接部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8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扫描装置、旋转CT系统及其检查方法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