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复肌腱或韧带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18676.8 申请日: 2011-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3118604A 公开(公告)日: 2013-05-22
发明(设计)人: L·戈登;S·T·赫泽尔;M·S·杜鲁门;A·B·米勒 申请(专利权)人: 蓬蒂斯骨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B17/06 分类号: A61B17/06;A61M25/0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曹珂琼
地址: 美国加***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修复 肌腱 韧带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了2010年2月12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No.61/304003和2010年3月3日提交的非临时专利申请No.12/716724的优先权,这些文献的内容作为参考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复肌腱、韧带等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修复断裂或损伤的肌腱和韧带的手术植入物和技术。它尤其适用于在对周围组织的破坏最小的情况下修复四肢的肌腱和韧带。

背景技术

当前修复手中断裂肌腱的医护标准是仅用缝合线将肌腱的两个分离的端部重新接上。在肌腱愈合期间,肌腱的这两个端部由缝合线保持在一起。肌腱和韧带(尤其是屈肌肌腱)的手术修复已经精确地描述为技术密集型手术任务。

修复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在所修复构件的对置的端面处出现间隙,从而让构件能够重新接上和愈合,并允许所修复构件能够进行术后康复操作。为此已经朝着开发出各种缝合技术付诸了很大的努力。主要采用锁式针脚(locking stitch)的双线股(two strand)、四线股和六线股缝合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已经开发出许多种缝合图案以试图提高愈合过程期间手术修复处上的拉伸强度。近段时间已知的一种普遍的缝合技术为Kessler修复,其使用缝合线以特定的结构或图案跨越肌腱(或韧带)的相对的断裂端部。Evans和Thompson在期刊“The Journal of Hand Therapy”上发表的文章“The Application of Force to the Healing Tendon”(1993年第10-12月发行,第266-282页)对手术肌腱修复中所采用的各种缝合技术进行了调查。另外,Strickland在期刊“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中发表的两篇文章“Flexor Tendon Injuries:I.Foundations of Treatment”和“Flexor Tendon Injuries:II.Operative Technique”(1995年1月/2月发行,卷3第1部分,第44-62页)描述并且阐述了各种缝合技术。

一般来说,肌腱修复处的拉伸强度随着缝合方案复杂性的增大而提高。如Evans和Thompson的文章所提到地,在缝合连接部处发生失效时的负载可以在大约1000克力至大约8000克力(或者大约10至80牛顿)之间变化。至少存在两种潜在失效模式,包括缝合线断裂或者缝合线从肌腱中撕出。Kessler修复技术和改进式Kessler修复技术趋向于朝着在例如大约1500至4000克力(或者大约15至40牛顿)之间的范围下端出现失效,这比原始肌腱弱得多,需要患者在愈合过程期间进行极限医护以便不会干扰肌腱修复。

例如,手指在没有任何负载的情况下的正常弯曲在肌腱上产生约40牛顿(N)的力。用手抓握东西的受力弯曲通常将在肌腱上施加大约60N-100N的力。最后,例如在体育运动中或在提升重物中可能涉及的强力抓握物体会在手的肌腱上施加大约为140N或更大的力。

这些各种各样的缝合技术也相当复杂,因此难以作为技术再现和掌握,更不用说在手中的小肌腱上实现。另外,由于它们采用了锁式针脚,必须在整个过程中将两个肌腱端部相对于彼此置于并且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中(即,让两个端部接触),因为锁式针脚不允许对修复处进一步调整(如没有使用锁式针脚的一些早先技术一样)。

修复手中尤其是手指中断裂和撕脱的肌腱所碰到的另一个显著困难是需要通过手指关节的滑车系统(pulley system)重新引导断裂的肌腱(通常是近侧肌腱断端)。具体地说,在肌腱断裂或撕脱时,近侧肌腱断端(proximal tendon stump)趋于远离断裂部位朝着腕关节回缩。因此,往往需要在断裂部位的近侧形成纵向切口,以便找回断裂肌腱的近侧部分,将其通过手指的滑车系统引回到断裂部位,从而与远侧肌腱断端重新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蓬蒂斯骨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蓬蒂斯骨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8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