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8805.3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一政都志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35/00 | 分类号: | F02D3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斌;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废气成分测定的排气传感器。
背景技术
排气传感器例如配设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废气后处理装置的废气下游侧,用于进行废气成分测定。作为废气后处理装置,例如有捕集废气中包含的PM(粒状物)的DPF(柴油颗粒过滤器),作为排气传感器,例如有检测PM(粒状物)排出量的PM传感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0968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将废气取入到排气传感器内部(传感部),而提出将排气传感器(传感器主体)配置在发动机的排气管内部。在该情况下,排气传感器本身在排气管内部成为废气流动的阻力,有可能引起发动机的背压上升,导致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抑制由排气传感器的安装导致的发动机的背压上升,由此防止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恶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在进行废气成分测定的排气传感器中构成为,具备:筒状的传感器主体,配置在发动机的排气管外部;气体入口,形成在该传感器主体的一端部;以及气体出口,形成在上述传感器主体的另一端部;上述气体入口通过导入管与上述排气管连通,上述气体出口通过返回管与比上述导入管的连通部更靠废气下游侧的上述排气管连通,通过上述导入管的连通部和上述返回管的连通部之间的压力差,废气在被从上述气体入口取入到上述传感器主体内部之后,被从上述气体出口排出。
也可以为,在上述导入管和上述返回管的任一方或双方上设置开闭阀。
也可以为,在上述排气管上配设涡轮机,在比该涡轮机更靠废气下游侧的上述排气管上连接上述导入管及上述返回管。
也可以为,在比上述涡轮机更靠废气下游侧的上述排气管上配设废气后处理装置,在比该废气后处理装置更靠废气下游侧的上述排气管上连接上述导入管及上述返回管。
也可以为,在比上述涡轮机更靠废气下游侧的上述排气管上配设废气后处理装置,在比该废气后处理装置更靠废气上游侧的上述排气管上连接上述导入管及上述返回管。
也可以为,在比上述涡轮机更靠废气下游侧的上述排气管上配设废气后处理装置,在比该废气后处理装置更靠废气上游侧的上述排气管上连接上述导入管,并且在比上述废气后处理装置更靠废气下游侧的上述排气管上连接上述返回管。
也可以为,为了将废气有效地导入到上述传感器主体内部,在上述排气管和上述导入管的连通部上设置引导机构。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优良效果为,通过抑制由排气传感器的安装导致的发动机的背压上升,由此防止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的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2是安装有其它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的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3是安装有其它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的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4是安装有其它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的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5是安装有其它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的发动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中,1为发动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柴油机),2为与发动机1的进气口1a连接的进气管,3为配设在进气管2上的空气滤清器,4为配设在比空气滤清器3更靠进气下游侧的进气管2上、将向发动机1供给的进气升压的涡轮压气机(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5为与发动机1的排气口1b连接的排气管(后尾管),6为配设在排气管5上、驱动涡轮压气机4的涡轮机,7为配设在比涡轮机6更靠废气下游侧的排气管5上的废气后处理装置。废气后处理装置7例如具有捕集废气中包含的PM(粒状物)的DPF(柴油颗粒过滤器)。
本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10,是假定了对应OBD(On-board diagnostics;故障自诊断)的能够车载的传感器,是对所供给的空气充电电荷并根据电荷的变化量来检测PM(粒状物)排出量的PM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的排气传感器10具备:筒状(有底筒状或鞘状)的传感器主体11,配置在发动机1的排气管5外部;气体入口12,形成在传感器主体11的一端部;气体出口13,形成在传感器主体11的另一端部;喷嘴14,收容在传感器主体11内部,从前端喷出空气;对空气充电电荷的电极(未图示);以及盖15,对传感器主体11的另一端部侧进行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8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 下一篇:一种化纤丝与PE复合增强薄膜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