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9408.8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4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堀尾光宏;工藤修一;朝井清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9/04 | 分类号: | C08L59/04;C08K3/08;C08K5/25;C08K5/343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缩醛 树脂 组合 制造 方法 成形 | ||
1.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A)聚缩醛共聚物树脂:100质量份,和
(B)具有硬币形或薄片状的扁平形状、体积平均粒径D50为15~50μm、并且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20~50nm、表面粗糙度曲线的凹凸的平均高度Rc为80~200nm的铝颜料:0.1~10质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B)铝颜料中含有5~40体积%的粒径为10μm以下的粒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A)聚缩醛共聚物树脂还含有抗氧化剂和受阻胺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还含有(C)甲醛抑制剂:0.005~5质量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C)甲醛抑制剂为选自氨基三嗪化合物、环状脲化合物和羧酸酰肼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C)甲醛抑制剂为作为羧酸酰肼(C-1)和与该(C-1)不同的羧酸酰肼(C-2)的混合物的羧酸酰肼化合物的组合使用体系,含有0.01~2质量份(C)甲醛抑制剂,所述羧酸酰肼(C-1)与羧酸酰肼(C-2)的混合物的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熔点,满足下式(1)和式(2),
T1<T2 …… (1)
T1<T3 …… (2)
所述式(1)和式(2)中,T1是表示以下述预定的温度程序对所述羧酸酰肼(C-1)和所述羧酸酰肼(C-2)的混合物实施加热和冷却后,以2.5℃/分钟的速度升温到所述混合物熔融时而得到的吸热峰中吸热容量最大的吸热峰的顶点的温度(℃),
T2是表示以下述预定的温度程序对所述羧酸酰肼(C-1)实施加热和冷却后,以2.5℃/分钟的速度升温到所述羧酸酰肼(C-1)熔融时而得到的吸热峰中吸热容量最大的吸热峰的顶点的温度(℃),
T3是表示以下述预定的温度程序对所述聚缩醛共聚物树脂(A)实施加热和冷却后,以2.5℃/分钟的速度升温到所述聚缩醛共聚物树脂(A)熔融时而得到的吸热峰中吸热容量最大的吸热峰的顶点的温度(℃),
另外,用于求得所述T1、T2而使用的预定的温度程序是指,以2.5℃/分钟的速度从低于测定对象的化合物的吸热峰的温度升温到该测定对象的化合物熔融的温度,然后将该温度保持2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放置并降温到100℃的程序,
用于求得所述T3而使用的对聚缩醛共聚物树脂(A)的预定的温度程序是指,以320℃/分钟的速度从低于聚缩醛共聚物树脂(A)的吸热峰的温度升温到200℃,在200℃保持2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速度降温到100℃的温度程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羧酸酰肼(C-1)和所述羧酸酰肼(C-2)为选自己二酸酰肼、癸二酸酰肼和十二烷二酸酰肼组成的组中的相互不同的羧酸二酰肼。
8.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A)聚缩醛共聚物树脂和(C)甲醛抑制剂配合的工序,和
然后,混合(B)铝颜料和根据需要的补色颜料,并挤出混炼的工序。
9.一种成形体,通过将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成形而得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形体,其中,
成形体的根据JIS Z 8741测定的光泽度,在将测定角度60度下的测定值设为100%时,测定角度45度下的测定值为50%以上。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成形体,其为选自办公自动化设备、音乐、影像或信息设备或者通信设备所具备的部件、办公家具或住宅设备所具备的工业部件以及汽车内外装饰用部件组成的组中的任意一种部件。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具有实施了压花加工的外观设计面。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为选自把手、开关和按钮组成的组中的任意一种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94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