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荧光测量的生物燃料劣化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9590.7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俊太郎;天野典保;若尾和弘;笹井美江;青木圭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1N21/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荧光 测量 生物 燃料 传感器 | ||
1.一种检测生物燃料和碳氢化合物燃料的混合燃料的燃料特性的传感器,包括:
光发射装置,其布置为将波长为250nm至400nm的光发射到所述混合燃料上;以及
光接收装置,其接收由所述混合燃料发射的光并且生成对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光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进一步包括:
检测单元,其使所述混合燃料流动,以及
一对导光装置,其布置为彼此面对,所述检测单元介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之间,其中
所述光发射装置布置为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一个的第一面相接触,并且经由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所述一个将光发射到所述检测单元上,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二面的反面,并且所述第二面暴露于所述检测单元,并且
所述光接收装置布置为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另一个的第一面相接触,并且布置在来自所述混合燃料的光经由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所述另一个接收到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所述另一个的第二面的反面,并且所述第二面暴露于所述检测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进一步包括:
检测单元,其使所述混合燃料流动,以及
导光装置,其布置为使其部分暴露于所述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装置均布置在所述导光装置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导光装置的第二面的相反侧,并且所述第二面暴露于所述检测单元;
所述光发射装置布置在经由所述导光装置将光发射到所述检测单元上的位置处;并且
所述光接收装置布置在经由所述导光装置接收来自所述混合燃料的光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LED。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光接收装置包括PD。
6.一种检测生物燃料和碳氢化合物燃料的混合燃料的燃料特性的燃料特性检测装置,包括:
光发射装置,其接收施加的电压并且将波长为250nm至400nm的光发射到所述混合燃料上;
电压施加装置,其将预定电压施加至所述光发射装置;
光接收装置,其接收由所述混合燃料发射的光并且生成对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光的输出;以及
检测装置,其根据所述光接收装置的所述输出来检测所述混合燃料的燃料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特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光接收装置的所述输出来检测所述混合燃料的劣化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燃料特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光接收装置的所述输出来检测所述混合燃料中的所述碳氢化合物燃料的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特性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生物燃料包括油酸甲酯或亚油酸甲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特性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生物燃料为使用菜子油、大豆油、棕榈油、椰子油、玉米油和橄榄油中的至少一种油作为原材料的生物燃料。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特性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碳氢化合物为轻油。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特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检测单元,其使所述混合燃料流动,以及
一对导光装置,其布置为彼此面对,所述检测单元介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之间,其中
所述光发射装置布置为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一个的第一面相接触,并且经由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所述一个将光发射到所述检测单元上,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二面的反面,并且所述第二面暴露于所述检测单元,并且
所述光接收装置布置为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另一个的第一面相接触,并且布置在来自所述混合燃料的光经由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所述另一个接收到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一对导光装置中的所述另一个的第二面的反面,并且所述第二面暴露于所述检测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95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