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金属泄漏限制及用于容纳熔融金属的容器中的热优化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9991.2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8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E.W.里弗斯;J.布尔曼;R.B.瓦斯塔夫;R.G.沃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维尔里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傅永霄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金属 泄漏 限制 用于 容纳 容器 中的 优化 | ||
1.一种用于容纳熔融金属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
耐火材料衬里,具有首尾相连定位的至少两个耐火材料衬里单元,其中在所述单元之间具有接头,所述单元每个具有外部表面和金属接触内部表面;
壳体,至少局部地环绕所述耐火材料衬里单元的所述外部表面,其中在所述外部表面与该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以及
不能由熔融金属渗透的熔融金属限制元件,在所述间隙内定位在所述接头的相对侧,至少低于与在使用时保持在所述容器内的熔融金属的预定最大工作高度相对应的水平高度,以将所述间隙分隔成在所述元件之间的熔融金属限制区域和至少一个其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该容器为用于输送熔融金属的凹槽段的形式,所述耐火材料衬里是细长的,在一个端部具有用于熔融金属流入的入口并且在相对端部具有用于熔融金属流出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衬里单元的所述金属接触内部表面形成顶部开口式的熔融金属输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区域容纳用于所述耐火材料衬里的加热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壳体在所述金属限制区域内包含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确定为允许熔融金属流经该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壳体在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区域内包含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确定为允许熔融金属流经该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限制元件由抵抗熔融金属的侵蚀的耐火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限制元件通过耐火密封剂元件而相对于所述外部表面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限制元件具有用于接纳所述密封剂元件的纵向沟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限制元件以0至150mm的距离互相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限制元件以10至50mm的距离互相分离。
12.一种用于容纳熔融金属的容器,具有用于熔融金属的入口和用于熔融金属的出口,所述容器包括:
耐火材料衬里,由抵接的耐火材料衬里单元构成,所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耐火材料衬里单元和两个端部单元,其中所述端部单元中的一个位于所述入口处,而所述端部单元中的另一个定位在所述出口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单元远离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地定位在所述端部单元之间,所述衬里单元每个具有外部表面和金属接触内部表面,
壳体,接触所述端部单元并且至少局部地环绕所述耐火材料衬里单元的所述外部表面,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单元的外部表面与所述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以及
至少一个加热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单元相邻地定位在所述间隙中,
其中所述衬里单元由耐火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端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材料具有比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单元的耐火材料低的导热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该容器为用于输送熔融金属的凹槽段的形式,所述耐火材料衬里是细长的,在一个端部具有所述熔融金属入口并且在相对端部具有所述熔融金属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衬里单元的所述金属接触内部表面形成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延伸的顶部开口式的熔融金属输送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端部单元的耐火材料的传导率低于大约1.4W/m-°K。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端部单元的耐火材料的传导率在大约0.2-1.1W/m-°K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单元的耐火材料的传导率为至少3.5W/m-°K。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单元的耐火材料的传导率在大约3.5-20W/m-°K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维尔里斯公司,未经诺维尔里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99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配线部件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支持安全数据交换的电力线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