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压保护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0171.5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6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C·德平;C·格雷韦;J·沃斯吉恩;P·容格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周志明,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元件 | ||
1.一种过压保护元件,带有壳体、用于使该过压保护元件(1)与要保护的电流或信号线路电连接的接头(2、3)、两个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并联地电连接的变阻器(4、5)、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变阻器(4、5)之间的中间电极(6),其中该壳体具有由金属构成的且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壳体半部(7)和第二壳体半部(8),其中该中间电极(6)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半部(7)和第二壳体半部(8)绝缘,且该中间电极的彼此相对的侧面分别与变阻器(4、5)的第一连接区域(9)电连接,其中两个变阻器(4、5)和中间电极(6)夹层式地设置在第一壳体半部(7)和第二壳体半部(8)之间,
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温度相关的短路开关,使得在因至少一个变阻器(4、5)过热而达到预定的极限温度T1时,至少一个变阻器(4、5)短路;
第一壳体半部(7)和第二壳体半部(8)分别与变阻器(4、5)的第二连接区域(15)电连接;
短路开关具有短路条(19)、与短路条(19)机械地连接的绝缘的保持元件(20)、至少一个弹性元件(21)和金属保持部(22);
其中,在变阻器(4、5)的正常状态下,保持元件(20)利用穿过中间电极(6)上的开口(23)伸出的间隔元件(24)支撑在通过钎焊连接与中间电极(6)连接的金属保持部(22)上,短路条(19)由此克服弹性元件(21)的作用在保持元件(20)上的弹性力与中间电极(6)间隔开地布置;
其中,在钎焊连接因变阻器(4、5)发热而断开时,保持元件(20)与短路条(19)利用弹性元件(21)的弹性力过渡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短路条(19)既接触中间电极(6),又接触壳体,从而变阻器(4、5)通过短路条(19)而短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半部(8)被设计成顶盖,该顶盖具有顶盖区段(10)和退进的嵌接区段(11),其中,在第一壳体半部(7)和第二壳体半部(8)的连接状态下,嵌接区段(11)插入到由第一壳体半部(7)构成的对应的容纳腔(12)中,且顶盖区段(10)遮盖容纳腔(12);
第一壳体半部(7)和第二壳体半部(8)经过适当设计并可相互连接,使得在连接状态下在第一壳体半部(7)和第二壳体半部(8)之间存在有一个显缝(13);
其中,该显缝(13)的宽度(B)根据两个变阻器(4、5)的厚度来改变,但该显缝(13)的最大宽度(B)小于被构造成顶盖的第二壳体半部(8)的嵌接区段(11)的对应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压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中间电极(6)具有平面的区段(14),该区段的尺寸基本上等于变阻器(4、5)的尺寸;变阻器(4、5)的第一连接区域(9)分别平面地接触中间电极(6)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压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中间电极(6)由两个相互平行地布置的彼此电连接的金属部分(6a、6b)构成,其中,两个金属部分(6a、6b)至少在两个变阻器(4、5)之间的区域中彼此间具有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短路条(19)具有一个U形背部(25)和两个U形边腿(26),其中,在短路情况下,U形边腿(26)的端部贴靠第一壳体半部(7)上的对应的接触区段(2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压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半部(7)具有两个分别与接触区段(27)相邻地布置的接触肋(28);短路条(19)的U形边腿(26)的端部各有一个弯曲回去的端部区段(29),其中,U形边腿(26)的端部区段(29)在短路情况下总是贴靠在接触肋(28)上,U形边腿(26)的相对的区域贴靠在相对的接触区段(27)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带有熔丝的保险器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与变阻器(4、5)导电地连接;无论在因至少一个变阻器(4、5)过热而达到预定极限温度时,还是在出现短路时,都触发该保险器,进而使得变阻器(4、5)与电路电断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作为第二接头(3)的固定区域(52),通过该固定区域可使得壳体与作为参考电位的安装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01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