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大用于检测分子或颗粒的测定法中的动态范围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1686.7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D·M·里森;D·弗尼尔;D·C·杜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特里克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袁泉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大 用于 检测 分子 颗粒 测定法 中的 动态 范围 方法 系统 | ||
发明领域
本文描述的是扩大用于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浓度的分析测定法和系统的动态范围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通过Rissin等人于2011年2月11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tending Dynamic Range in Assays for theDetection of Molecules or Particl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441,894的利益。本申请还是通过Rissin等人于2010年3月24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tending Dynamic Range in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Molecules or Particle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2/731,136的部分继续申请,其要求通过Rissin等人于2010年3月1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tending DynamicRange in 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Molecules or Particl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309,165的利益。上述申请各自通过引用合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检测,和在特定情况下,定量样品中的靶分析物分子的方法和系统是现代分析量度的基石。此类系统和方法在许多领域中采用,例如学术和工业研究、环境评价、食品安全、医学诊断以及化学、生物学和放射学战试剂的检测。此类技术的有利特点可以包括特异性、速度和灵敏度。
许多已知方法和技术受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准确检测的浓度的动态范围限制(例如有限的动态范围),和/或当分子或颗粒以极低浓度存在时,不具有对其进行检测的灵敏度。
相应地,需要扩大用于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子或颗粒的浓度量度的分析测定法和系统的动态范围的改良系统和方法。
发明概述
本文描述的是扩大用于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浓度的分析方法和系统的动态范围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主题涉及相关产品、针对特定问题的备选解决方案、和/或一种或多种系统和/或物品的多个不同用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浓度量度的系统,包括包含多个位置的测定法基底,所述多个位置各自包含在此类位置内形成或包含的结合表面,其中至少一个结合表面包含固定在结合表面上的至少一种分析物分子或颗粒,配置为指认多个位置的至少一个检测器,其能够产生指示在指认的每个位置上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存在或不存在且具有随着在每个位置上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数目而改变的强度的至少一种信号,和至少一个信号处理器,其配置为由至少一种信号测定含有至少一个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所述位置百分比,且进一步配置为基于该百分比,至少部分基于含有至少一个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位置数目,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浓度量度,或至少部分基于指示多个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存在的至少一种信号的强度水平,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浓度量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浓度量度的方法包括提供就对于至少一类分析物分子或颗粒具有亲和力的结合表面而言固定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所述结合表面在基底上的多个位置之一内形成或包含,指认多个位置中的至少一些,且测定指示含有至少一个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所述位置百分比的量度,并且基于该百分比,至少部分基于含有至少一个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位置数目,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浓度量度,或至少部分基于指示多个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存在的信号的测量强度,测定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分子或颗粒的浓度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特里克斯公司,未经匡特里克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1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