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表面体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1918.9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3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悠辅;古谷泰章;福薗敏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23/90 | 分类号: | B01J23/90;B01J23/28;B01J38/04;C07C253/24;C07C255/08;C07B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表面 去除 装置 | ||
1.一种催化剂表面体去除装置,其具有主体,通过使气流与收容在上述主体内的催化剂相接触,将存在于催化剂表面的催化剂表面体从催化剂去除,其中,
上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气流长度是55mm以上,并且在换算为摄氏15℃、1标准大气压下的线速度的情况下,上述气流的平均流速是80m/s~500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表面体去除装置,其中,
在上述主体内具有上述气流的流通口,根据上述流通口内的气流的流速u(m/s)、通过了上述流通口的上述气流所形成的体积V(m3)、上述主体内的上述流通口数量K以及收容在上述主体内的上述催化剂的质量M(kg)算出的催化剂的每单位质量的能量换算值u2×V×K/M满足下述式(1)
14<u2×V×K/M<100 (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表面体去除装置,其中,具有:
设在上述主体的上部的上述催化剂的回收单元;和
与上述回收单元相连接的上述催化剂的返回单元,
上述返回单元设置为其下端与上述气流相接触,
在上述主体内,与上述气流相接触的上述催化剂的一部分被上述回收单元回收,并被上述返回单元返送到上述主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表面体去除装置,其中,
该装置进而具有捕集从上述催化剂去除的催化剂表面体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表面体去除装置,其中,
上述回收单元包括利用离心力分离上述催化剂与上述催化剂表面体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表面体去除装置,其中,
所述装置被设为使上述气流向多个方向喷出。
7.一种催化剂表面体去除方法,其通过使气流与催化剂相接触,将催化剂表面体从催化剂去除,其中,
该方法包括使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气流长度是55mm以上、并且在换算为摄氏15℃、1标准大气压下的线速度的情况下平均流速是80m/s~500m/s的气流与具有上述催化剂表面体的催化剂相接触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剂表面体去除方法,其中,
上述催化剂被收容在具有上述气流的流通口的主体内,根据上述流通口内的气流的流速u(m/s)、通过了上述流通口的上述气流所形成的体积V(m3)、上述主体内的上述流通口数量K以及收容在上述主体内的上述催化剂的质量M(kg)算出的催化剂的每单位质量的能量换算值u2×V×K/M满足下述式(1)
14<u2×V×K/M<100 (1)。
9.一种制造不饱和酸或不饱和腈的方法,其中,
该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表面体去除装置将上述催化剂表面体从上述催化剂去除,并使用去除了上述催化剂表面体的催化剂,使链烷烃和/或烯烃进行氧化反应或氨氧化反应,从而制造对应的不饱和酸或不饱和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19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