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飞虱防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22750.3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惠美子;岩田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43/38 | 分类号: | A01N43/38;A01M1/20;A01N25/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新红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治飞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因为生长水稻的水稻田中飞虱的出现影响作物产量,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防治飞虱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
[1]一种用于防治飞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螺虫乙酯直接施加至生长水稻的水稻田中的稻田水。
[2]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至所述稻田水的螺虫乙酯的量是每1000m2的生长水稻的水稻田为10至500g。
[3]根据[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螺虫乙酯在从5叶期至穗头出现(ear emergence)之后30天的水稻生长阶段的过程中施加。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螺虫乙酯在所述稻田水的深度为2cm以上时施加。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飞虱是选自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组成的组中的害虫。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飞虱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或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本发明提供生长水稻的水稻田中飞虱的防治。
实施方案详述
本发明的用于防治飞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加有效量的螺虫乙酯至生长水稻的水稻田中的水,即稻田水。
螺虫乙酯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2000-516918中作为实施例号I-1-c-4的化合物公开,并且可以通过该公开中公开的方法制备。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生长水稻的水稻田”表示其中播种或移植有水稻并且在水下条件下的栽培区域。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将有效量的螺虫乙酯直接施加至生长水稻的水稻田中的稻田水的方法没有限制,条件是基本上将有效量的螺虫乙酯直接施加至稻田水,但一般将制剂形式的螺虫乙酯直接施加至稻田水。
其中配制有螺虫乙酯的制剂的实例包括浓缩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可分散颗粒、悬浮浓缩液如水中的悬浮液和水中的乳浊液、粉剂、颗粒剂、吨袋(jumbo)、油溶液和微胶囊,它们通过混合螺虫乙酯和一种或多种惰性载体如液体或固体载体并且在合适的情况下加入一种或多种制剂用的其他助剂而制备。
固体载体的实例包括天然或合成矿物如粘土、高岭土、滑石、膨润土、绢云母、石英、硫、活性碳、碳酸钙、硅藻土、浮石、方解石、海泡石、白云石、二氧化硅、氧化铝、蛭石和珍珠岩、细粒如锯屑、玉米穗轴、叶子果壳和烟草茎、明胶、矿脂、甲基纤维素、羊毛脂和猪油。
液体载体的实例包括芳香族或脂族烃如二甲苯、甲苯、烷基萘、苯基二甲苯基乙烷、煤油、轻油、己烷、环己烷和液体石蜡、卤化烃如氯苯、二氯乙烷、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烷、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己醇、苄醇和乙二醇、醚如二乙醚、乙二醇二甲醚、二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四氢呋喃和1,4-二烷、酯如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酮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酮和环己酮、腈如乙腈和异丁腈、碳酸亚烷基酯如碳酸亚丙酯、亚砜如二甲亚砜、酰胺如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吡咯烷酮如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和正辛基-2-吡咯烷酮、四氢咪唑如1,3-二甲基-2-四氢咪唑、植物油如大豆油和棉籽油、精油如橙油、海索草油和柠檬油,以及水。
制剂用的其他助剂的实例包括酪蛋白、明胶、糖(淀粉、阿拉伯树胶、纤维素衍生物、海藻酸等)、木质素衍生物、膨润土、合成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等)、PAP(酸式磷酸异丙酯(acidic isopropyl phosphate))、BHT(2,6-二-叔丁基-4-甲酚)、BHA(2-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和3-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植物油、矿物油、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和脂肪酸酯。
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芳基醚及其聚氧乙烯化合物、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多元醇酯、糖醇衍生物和硅氧烷表面活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2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