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3033.2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7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康明锡;康遵牙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明锡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铰链 下端 开闭 桩子 | ||
1.一种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的桩子主体(100);
开闭板(200),其设置为用于开闭所述主体(100)的下端开口部;
中央主体铰链部(110),其形成在所述主体(100)的底面前端上;
中央连接部件(310),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央主体铰链部(110)上;
中央开闭板铰链部(210),其与所述中央连接部件(310)的另一端连接的同时,形成在所述开闭板(200)的靠中心处;
一对两侧主体铰链部(120),其形成在所述主体(100)的底面两端上;
一对两侧连接部件(320),其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一对两侧主体铰链部(120)上;
一对两侧开闭板铰链部(220),其与所述一对两侧连接部件(320)的另一端连接的同时,形成在所述开闭板(200)的中央开闭板铰链部(210)的后方;
通过所述中央连接部件(310)及一对两侧连接部件(320)的铰链驱动,形成所述开闭板(200)的开闭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开闭板铰链部(210)及一对两侧开闭板铰链部(220)形成在由所述开闭板(200)的敞开所致的所述开闭板(200)的前端向下的状态下使所述开闭板(200)的前端向前方倾斜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开闭板铰链部(210)形成为:在所述开闭板(200)闭合的状态下,其位于所述主体(100)的下端开口部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闭板(200)上形成有中央铰链部插入孔(230),以在所述开闭板(200)闭合的状态下,所述中央主体铰链部(110)能够插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连接部件(310)包括:
头部(311),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央主体铰链部(110)上;
倾斜部(312),其形成为:一端与所述头部(311)的另一端连接的同时,向上侧倾斜;
尾部(313),其形成为:一端与所述倾斜部(312)的另一端连接的同时,向下侧倾斜,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央开闭板铰链部(210)上;
在所述开闭板(200)闭合的状态下,所述头部(311)和所述倾斜部(312)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中央铰链部插入孔(230)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闭板(200)上形成有一对两侧铰链部插入孔(240),以在所述开闭板(200)闭合的状态下,所述一对两侧主体铰链部(120)能够插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连接部件(310)及一对两侧连接部件(320),其形成为具有:在由开闭板(200)的敞开所致的所述开闭板(200)的后端向上驱动的情况下所述开闭板(200)的后端与所述主体(100)的下端不相接触程度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开闭板(200)上设置的制动器(400),其在由所述开闭板(200)的敞开所致的所述开闭板(200)的前端向下的状态下,通过自重向下驱动,插入到形成在所述中央连接部件(310)的另一端上的制动器插入部(314)中,从而固定所述开闭板(200),
一旦前端接触到钻孔的底面,则向上驱动,随着从所述制动器插入部(314)脱离,允许所述开闭板(200)的闭合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400)包括卡勾部(410),使其卡在所述制动器插入部(314)上,以防止其在插入到所述制动器插入部(314)中的状态下向下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铰链的下端开闭型桩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器(400)的前端上形成有用于扩大与钻孔底面的接触面积的面积扩大部(4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锡,未经康明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30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壁式过道、楼梯及走廊灯系统
- 下一篇:车辆制动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