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显示设备的色域压缩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3735.0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W·朗赫斯特;罗伯特·奥德怀尔;格里戈里·J·沃德;刘易斯·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64 | 分类号: | H04N9/64;H04N1/46;H04N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胜;李春晖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显示 设备 压缩 | ||
1.一种用于色域映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识别图像数据中的、对象色域的色域之外的色域外点;
b)对于所述色域外点,
识别该点所在的恒定色调表面;
识别该点所在的所述表面上的多个段中的一个;
选择与该点所在的段对应的映射算法;
应用所选择的映射算法以将所述色域外点变换到相应的色域内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在位于所述恒定色调表面中的色域边界的一部分上定位尖点,应用第一映射算法并且应用第二映射算法,所述第一映射算法用于映射具有比所述尖点的亮度大的亮度的点,并且所述第二映射算法用于映射具有在所述尖点的亮度以下的亮度的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对于具有比所述尖点的亮度低的亮度的点,应用恒定辉度映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包括对于具有比所述尖点的亮度大的亮度的点,应用将点取向固定点的映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象色域包括非线性灰线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将所述对象色域变换到经变换的对象色域的变换,并且在识别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色域外点之前将所述变换应用于所述图像数据,其中在经变换的对象色域中,所述灰线是线性的并且与色空间的轴对准;以及
在应用所选择的映射算法之后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所述变换的逆变换以对所述色域外点进行变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变换应用于所述对象色域包括将所述对象色域的黑点映射到不同的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在色对抗色空间中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色空间包括IPT或CIE LAB色空间。
9.一种用于色域映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识别图像数据中的、对象色域的色域之外的色域外点;
b)对于所述色域外点,
确定该点在由与该点对应的色调处的色域边界中的尖点部分地限定的表面上方还是下方;
如果该点在所述表面上方,则选择第一映射算法;
如果该点在所述表面下方,则选择第二映射算法;
应用所选择的映射算法以将所述色域外点变换到相应的色域内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映射算法包括恒定亮度变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映射算法将所述色域外点剪切到所述色域边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映射算法使所述色域外点朝向固定点映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点包括亮度轴上的固定点。
14.一种用于色域映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识别图像数据中的、对象色域的色域之外的色域外点;
b)对于所述色域外点,
识别多个区中的、所述色域外点所在的一个区,每个区通过在所述色域的亮度轴上相交的平面定界;
识别所述区中的多个段中的、所述色域外点所在的一个段;
识别与所述色域外点所在的所述区和所述段对应的多个能够使用的映射算法中的一个算法;以及
应用所识别的映射算法以将所述色域外点映射到相应的色域内点。
15.一种色域映射方法,包括通过将点的坐标与限定色域边界的精简数据集合比较来确定所述点是否在色域外,其中所述精简数据集合将所述色域表示为多个楔形区,每个区在沿所述色域的亮度轴相交的平面对和每个区的分段边界之间限定。
16.一种装置,包括:
比较单元,配置成识别相对于色域边界的色域之外的色域外点;
选择单元,配置成基于所述色域外点的一个或更多个坐标值来选择多个映射算法中的一个;以及
映射单元,配置成应用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映射算法以将所述色域外点映射到相应的色域内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未经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37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应用触觉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终端交互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