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体载色像素显示器驱动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3950.0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H.E.A.休伊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周少杰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像素 显示器 驱动 方法 系统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显示的领域,尤其涉及包括电流体单元的显示器。
到现在为止,一电泳(electrophoretic)光电介质常用于显示技术的某些领域中,尤其是用于弹性显示器。然而,该电泳光电介质受到许多限制。该介质具有相对慢的像素反应,这对图像显示为一挑战,且也具有比纸相对较低的亮度。
以电润湿光电(electrowetting electro-optical)介质为基础的显示器可至少补救上述的一些限制。使用此原则的一特殊变形如文献WO2004068208所述。此变形有一高度尺寸,与液晶或电泳显示器相比相对大了点,并阻碍应用于弹性显示器。
目前发展的电流体载色(Electrofluidic Chromatophore,EFC)显示器为以电湿润为基础的显示器的变形,其具有一较小的高度尺寸且可更适合用于弹性显示器。
然而,当显示内容没有改变时,例如当电子阅读静态图像时,该EFC显示器通常需要维持于充电状态,相较于电子墨水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甚至不需要对显示器充电即可维持其图像显示。此外,EFC显示器需要于特定时间间隔中变换电荷的极性,进而于该显示器的生命周期里最佳化图像的质量,即使在显示静态图像时也需对显示器充放电。因此这对最小化功率损耗构成了挑战,尤其是以电池为电源的移动设备。
此即为本发明的目标,提出一EFC显示器驱动方案以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t)的方式显示内容。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包括多个电流体载色像素单元的一显示装置。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流体容器,用以维持具有不同显示特性的极性流体以及非极性流体。该流体容器包括几何上具有一可见小区域投射于观察者的方向而至该极性流体之上的一流体池,以及几何上具有一可见大区域投射于观察者的方向而至该极性流体之上的一通道,该通道连接至该流体池,以致允许该极性流体以及非极性流体于该通道与该流体池间的大幅地自由运动,该通道的至少部分的一表面包括响应跨压于该像素单元的一供电电压的一湿润性。该流体容器还包括至少二像素单元终端,用以提供该供电电压至包括该湿润性的该通道的至少部分的该表面。该显示器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连接至该像素单元的一切换终端的一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用以提供切换电压至该像素单元,连接至该切换电路的一行电极以及连接至该切换电路的一列电极以及用以提供驱动信号以对该行电极以及该列电极充电而启动该切换电路而对该像素单元提出该切换电压的一驱动器。
该显示器还包括用以控制该驱动器的一显示控制器,该显示控制器执行该步骤,如决定静态图像像素显示静态图像内容,其中该像素目前单元显示特性保持与该像素下一单元显示特性大致相同,并且提供静态图像驱动信号至该静态图像像素以向除了该静态图像像素的该切换终端还有至少一像素单元终端提供一静态图像电压,并产生一稳定供电电压而稳定该静态图像像素的该单元显示特性以致于以能源效率的方式显示静态图像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流体像素单元。
图3是显示在一实施例中依据供电电压的流体前速度。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包括额外直流电压电极的显示装置。
图5是更详细显示一显示控制器的一实施例。
图6是显示具有电压反转的二终端电路的一实施例。
图7是显示具有电压反转的三终端电路的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除了多个像素单元2以外,显示于图1的显示装置1还包括弹性电路板3,在此领域中也称为底板(backplane),且可弯曲至一小半径如小于2公分,使得显示器可以揉、弯曲或绕于一适当配置的外壳(housing)结构。电路板3包括用以提供电荷至像素单元2的多个切换电路4,其中每一切换电路4连接至一像素单元2,反之亦然。切换电路4连接至至少一像素单元终端5。切换电路4包括通常含有一薄膜晶体管的一主动元件。请注意,切换电路为一中性词,并非隐含该主动元件的特征或暗示用以控制电流体像素单元的驱动方案。电路板3还包括多个行电极(row electrode)6以及列电极(column electrode)7。行电极与列电极为成对耦接至切换电路。然而多或少的电极连接至切换电路4也是可能的,由切换电路4的特定实现方式所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未经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3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间互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营养型银耳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