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用户接口的装置以及相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5025.1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6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A·M·凯尔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杨晓光;于静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用户 接口 装置 以及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触觉反馈(tactile feedback)领域,相关的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并且具体地,一些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将触觉反馈调谐到特定的人类机械感受器(human mechanical receptor)的可检测频率范围的装置和方法。某些公开的方面/实施方式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地,涉及使用时可手持的所谓的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尽管在使用时可将他们放在支架上)。这种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所谓的个人数字助理(PDA)。
根据一个或多个公开的方面/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装置可提供一个或多个音频/文本/视频通信功能(例如电话通信、视频通信和/或文本传输、短消息服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MMS)/电子邮件功能、交互式/非交互式观看功能(例如web浏览、导航、电视/节目观看功能)、音乐录音/播放功能(例如MP3或者其它格式和/或(FM/AM)无线电广播录音/播放)、数据功能的下载/发送、图像获取功能(例如使用数字摄像机(例如内置的))以及游戏功能。
背景技术
触感(haptic)技术是一种触觉反馈技术,其利用用户的触摸感觉,采用施加到用户的压力、振动和/或运动来传递信息。此前,触觉反馈已经被用于协助虚拟物体的产生和控制(即,仅存在于计算机仿真中的物体),以及用于加强对远端机器和设备的控制。
然而,最近以来,触感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以补充视觉内容。例如,有些设备利用触感技术以响应于触摸来产生振动。这可与触摸敏感屏幕相结合,其中可利用所述振动来确认用户对屏幕上的内容的选择。在其它设备中,振动已被用于引导用户到特定屏幕上特征,并且甚至创建图像的触觉呈现以能够利用降低的认知(congnitive)工作实现对显示内容的感知(如在WO2009/097866A1中所描述的)。
人类皮肤使用四种不同的机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来检测压力、振动和纹理(texture)。这些包括触觉小体(meissner corpuscle)、触盘(merkel disc)、环层小体(pacinian corpuscle)以及鲁菲尼神经末梢(ruffini ending)。已知的触感设备通常使用以下内容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刺激这些感受器:气动(pneumatic)刺激(压缩空气的喷射)、振动触觉刺激(振动驱动器)、电触觉刺激(电场)以及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电流)。
表面纹理的感知(perception)通过皮肤中的振动来进行调节,其被触盘、触觉小体以及环层小体编码。通常,不同的纹理引发不同频率的振动。环层小体可检测频率在70至1000Hz之间的振动,其中对200-400Hz范围内的振动特别敏感(对应于当手指以0.1米/秒的速度移动时,由包括小于200微米特征的纹理在指尖上生成的频率)。另一方面,当传感(sensing)频率在10-50Hz之间的振动(对应于手指速度为0.1米/秒时2到10毫米大小的特征)时,触觉小体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类似地,触盘可检测5-15Hz的振动频率(对应于大约6-20毫米的长度范围)。
为了能够实现表面纹理的精确检测,如果触感设备可促使皮肤以特定机械感受器最能检测到的频率进行振动,则将非常有利。然而,很多已知的触感系统都没有选择性地或精确地刺激机械感受器,并且作为结果,在向用户传递触觉信息时效率较低。
此处所公开的装置和相关的方法会或不会解决上述问题。
之前公开的文档的列表或论述或者在本说明书中的任何背景技术都不应当被视为承认该文档或背景技术是现有技术的一部分或公知常识。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实施方式可能或者可能不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用户接口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预定粗糙度(roughness)的纹理表面,所述纹理表面被配置为在所述装置与用户皮肤进行物理相互作用时在用户皮肤中产生第一预定义振动,其中对纹理表面的粗糙度进行配置,使得由所述物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所述第一预定义振动具有用户皮肤中的特定物理感受器能够检测的频率和/或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公司,未经诺基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5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