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内燃机过滤器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5076.4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G·吉龙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UFI发明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B01D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内燃机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燃油过滤器组。
背景技术
如所知,流体过滤是通过使流体经过能够阻截穿行流体中存在的杂质的过滤组件来完成的。
过滤组件通常细分为两种主要类别:平面型过滤组件和深度型过滤组件。
平面型过滤组件进行过滤的方式实际上,仅是在该过滤组件首先为待过滤液体冲击的界面处,阻截和积聚流体中存在的杂质;而深度型过滤组件在该过滤组件的整个厚度内阻截和积聚这些杂质以完成过滤。
为此,平面型过滤组件根据待过滤流体需要尽可能大的界面,但可具有比较薄的厚度。例如,为增大该界面,已知方法赋予该平面型过滤组件打褶的构造,这些褶皱尽可能彼此靠近以便得到星状几何形;或该平面型过滤组件为带状,首先纵向折叠成袋,然后螺旋形缠绕,由此得到通常所知称为卷状的圆柱体。
不同的是,深度型过滤组件必须具有相对大的厚度,可保留比较小的界面。具体地,深度型过滤组件通常制成圆柱形,具有光滑的侧面和相对于平面型过滤组件相当大的厚度。
深度型过滤组件一般通过例如溶喷方法,由聚合物纤维无纺织物制得。平面型过滤组件经常由纤维素纤维制得,但也可通过溶喷方法由无纺织物制得。
在具体为柴油的燃油过滤领域,使用滤芯现已众所周知,该滤芯包括两个设置为便于待过滤燃油依次经过,通常还称为过滤膜的过滤组件。这些膜兼具有预滤器和过滤器的功能,以及针对柴油中存在的水滴的凝聚组件和/或疏水屏障的功能。
现有专利EP0593434描述了包括如上所述类型的滤芯的柴油过滤器,该滤芯由上游膜和置于该上游膜下部并与其同轴的下游膜构成。该上游膜用作例如固体污染物颗粒分离器的预滤器,和针对柴油中存在的水滴的凝聚组件。该下游膜用作疏水屏障和过滤该上游过滤器未能阻截的小尺寸颗粒。
该上游膜和该下游膜为平面型,并打褶为星型。因大过滤表面,该构造能够降低负载损失和使阻碍适度。
膜产生阻碍,该上游膜需具有高的孔隙度,由此其表现出与该下游膜中过度积聚固体微粒相关的一些缺点,这将导致该滤芯工作周期缩短。
现有专利EP1932574中描述了相似的解决方案,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油过滤器,其包括两个同轴且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布置的打褶管状膜,用以顺次流经待过滤燃油。这些膜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两个叠置的无纺织物层,其中外层为使用熔喷法由聚合物纤维制得,内层由纤维素制得。相对于该下游膜,该上游过滤膜具有更大的孔隙度。在两个膜之间提供纤维素凝聚层,以利于分离水。两个过滤膜都是平面型的,外形细长,具有增加界面的打褶构型。
专利EP0709553描述了另一种过滤器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管状叠置的过滤膜,用于让例如润滑油的待过滤燃油顺次流过。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两个过滤膜也都是平面型,具有褶皱。
专利EP154452描述了一种燃油过滤器,其包括两个用于顺次流经的过滤膜,这些膜为管状同轴叠置的上游膜和下游膜。该上游膜为平面滚筒式过滤膜。该下游过滤膜通过采用熔喷法得到的聚合物纤维制得,细长且星型,由此构成第二平面过滤膜。
专利DE102007048550公开了一种也具有两个用于让燃油顺次流经的膜。其上游膜是真正适用的过滤组件,而下游膜为用于分离水的凝聚膜。两个膜都为平面型且打褶。
所有这些解决方案都具有相同的问题:例如为防止上游膜堵塞,所述的上游膜不得不具有高的孔隙度,由此具有与下游膜内固体微粒过度积聚相关的缺点,此缺点导致滤芯工作周期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合理且相对不昂贵的解决方案消除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
该目的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提出的滤芯实现。
在本发明中,上游的过滤膜为深度型过滤器,即由大量供待过滤液体流经的多孔纤维材料构成。
不同于平面型过滤组件,深度型过滤组件通常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可变孔隙度。
在深度型过滤组件中,孔隙度值因此具有平均值,它们具有所阻截颗粒的特征,这些颗粒尺寸与孔隙度平均值不严格关联。
因此,正确的说法是统计学上具有一定平均孔隙度值的过滤组件还阻截了一部分很小尺寸的颗粒。
这是为什么深度型过滤组件不能起到预滤器功能,实际上它们通过平均孔隙度提供较高的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提供的燃油滤芯包括第一过滤组件和平面型的第二过滤组件,该第二过滤组件通常具有褶皱,根据燃油方向位于该第一过滤组件的下游,如此设置该过滤膜以便燃油顺次流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UFI发明中心有限公司,未经UFI发明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5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阀加工工作台
- 下一篇:全向移动的高空作业平台的移动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