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6777.X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8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金宰亨;郭东震;金起定;金熙峻;尹靖勋;李相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6/62 | 分类号: | D01F6/62;D01D5/08;D02J1/22;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黄丽娟;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在室温下在1.0g/d的抗拉强度下的伸长率为0.8~2.0%,并在8.8g/d~最大值的抗拉强度下的附加伸长率为1.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中,所述聚酯纤维在室温下在5.0g/d的抗拉强度下的伸长率为6.5~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中,所述聚酯纤维具有至少14%的断裂伸长率和至少1.2%的干收缩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中,断裂伸长率(S1)和干收缩率(S2)的总和由下面的计算公式1限定:
[计算公式1]
18≤S1+S2≤25
其中,S1是所述聚酯纤维的断裂伸长率(%);而S2是所述聚酯纤维的干收缩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中,所述聚酯纤维在1%伸长率下的杨氏模量为60~100g/de以及在2%伸长率下的杨氏模量为20~60g/de,其中,所述杨氏模量是根据ASTM D 885法测得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中,1%伸长率下的杨氏模量M1与2%伸长率下的杨氏模量M2之比(M1/M2)由下面的计算公式2限定:
[计算公式2]
1.7≤M1/M2≤3.5
其中,M1是根据ASTM D 885法在室温下测得的所述聚酯纤维在1%伸长率下的杨氏模量(g/de);M2是根据ASTM D 885法在室温下测得的所述聚酯纤维在2%伸长率下的杨氏模量(g/de)。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中,所述聚酯纤维具有的总细度为400~650丹尼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中,所述聚酯纤维的长丝细度为2.5~6.8DPF和长丝数为96~1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中,所述聚酯纤维由特性粘度为1.05~2.0dl/g的聚酯切片制得。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聚酯纤维的方法,包括:在270~305℃下对特性粘度为1.05~2.0dl/g的聚酯聚合物进行熔体纺丝以制得未拉伸的聚酯纤维;以及对该未拉伸的聚酯纤维进行拉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以5.0~6.5的总拉伸比进行所述拉伸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未拉伸的聚酯纤维进行拉伸步骤之后,在170~250℃下对所述聚酯纤维进行热定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未拉伸的聚酯纤维进行拉伸步骤之后,在1~14%的弛豫率下对所述聚酯纤维进行弛豫。
14.一种聚酯织物,所述聚酯织物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聚酯纤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酯织物,其中,所述聚酯织物具有根据ASTM D 4032法测得的1.5kgf或小于1.5kgf的硬挺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酯织物,其中,所述聚酯织物具有根据ASTM D 2261TONGUE法测得的18kgf或大于18kgf的抗扯强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酯织物,其中,所述聚酯织物在ΔP为125pa时的静态透气率为10.0cfm或小于10.0cfm,在ΔP为500pa时的静态透气率为14cfm或小于14cfm,其中,所述静态透气率是根据ASTM D 737法测得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酯织物,其中,所述聚酯织物的根据ASTMD 6476法测得的动态透气率为1,700mm/s或小于1,700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可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67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创口密封剂施加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LED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