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吹胀的机织管状带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29063.4 申请日: 2011-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3282242B 公开(公告)日: 2017-02-01
发明(设计)人: 约翰内·博格 申请(专利权)人: 约翰内斯·亚历山大·博格
主分类号: B60R21/18 分类号: B60R21/18;B60R22/12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党晓林,王小东
地址: 德国阿尔***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可吹胀 机织 管状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可吹胀的机织管状带。

从EP 1 056 894 B1中知道一种可吹胀的带,它安装在机动车上并在撞车情况下作为乘客气囊。

DE 199 32 940 A1示出一种可至少部分吹胀的双层带,该带以扁平管状带形式形成,特点是具有下(第一)层(UWL)和上(第二)层(OL),其中,下层(UWL)是机织层并且包含非弹性经纱(UK),而上层(OL)是由在带纵向上具有弹性的材料制造而成的。

知道了包含气囊的且呈管状带形式的其它座椅安全带系统,其特点是在两个带层之间有折叠的气囊机织布。当然,这样的结构与传统的两维座椅安全带相比体积更庞大,即使该安全带实施方式具有不大的高度。但是,在这样的带在转向或打卷时出现了问题,而迄今仍然没有找到对此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当围绕支撑件(Beschlag)转向时或者当在回曳器上卷绕时,出现了远离偏转轴或卷绕轴的座椅安全带部分相对于靠近卷绕轴或收卷轴的带部分的相对运动,结果出现了挤压和由此发生的褶皱。这减小了带强度并由此降低了具有这种结构的安全带的系戴舒适性。

在德国专利申请公开DE 199 32 940 A1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也被证明不是最佳的,因为事实表明,一层的弹性经纱虽然能够补偿当带转向和收卷和放出时的扭曲,但两层即上层和下层的经纱必然有最小断裂强力以完成其功能。就此情况而言,弹性经纱没有值得一提的断裂强力。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带,其中,要避免或至少减少现有技术的下列缺点:由收卷和放出或回转所引起的尤其长期的扭曲。

该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实现。通过根据本发明将带设计成上机织层的第一经纱数量是下机织层的第一经纱数量的大约1.5~3倍,现在获得以下优点,该带显示出在从卷入回曳器和从回曳器放出时的卷绕特性。现在,也显示出令人满意的转向性能。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可以避免现有技术的带在短时间使用后就会在带中出现波浪形和(香蕉形)弯曲。经纱数小于其它层的机织层现在在转向时可以说被其它机织层“引导”,并且令人吃惊地顺应具有更多经纱的其它机织层的相应的轮廓。

该目的也通过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实现。当根据本发明将带设计成:“上机织层的第一经纱纤度大约是下机织层的第一经纱纤度的1.5~3倍”时,可以获得相同的有利效果,如之前所述的第二解决方案一样。

在此说明书中提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对此适用以下定义:第一经纱承受充当安全带的本发明带的拉力,而第二经纱连同纬纱一起表现为形成管的部分,其基本上不承受在管状带纵向上的拉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其方案来详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带的示意剖视图,

图1a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带的示意图,此时包含第二经纱的经纱部分在带的中央经纱部分之间被折叠,

图2以示意剖视图示出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本发明带的局部,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带围绕支撑件转向的示意图,和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以非常简化的示意剖视图示出带1,该带处于离开织机的状态,沿管状带1的纵向可以看到双层带1的上机织层O和下机织层U,其包含用线条作为符号表示的经纱部分3、4以及5和6。为清楚显示起见而被略微分开示出的上机织层O和下机织层U具有第一经纱O1和U1:上机织层包含第一经纱O1,下机织层包含第一经纱U1。在数量方面,经纱O1和U1按照O1与U1的比例为1.5:1~3:1的关系出现在带中。对于带1的纵向断裂强度基本没有作用的第二经纱O2和U2位于上机织层和下机织层内,并且第二经纱O2和U2是被织成管状的气囊的一部分(管状带1表现为该气囊)。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带时,人们须假定包含第二经纱的经纱区域被折叠在中央经纱区域之间(见图1a),因而从外面只能看到包含上、下第一经纱O1和U1的织物层部分3和4。

图2示出了图1的细节“X”,仅示出上机织层O的第一经纱O1和下机织层U的第一经纱U1。清楚起见,省掉了属于本发明带的所有纬纱(就方向而言平行于图面)。例如,图2要举例示出上机织层O所包含的第一经纱O1是下机织层U所包含的第一经纱U1的3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约翰内斯·亚历山大·博格,未经约翰内斯·亚历山大·博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9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