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线辐射可穿透的多层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9444.2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H.胡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普乐薄膜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4;F16L55/16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永杰;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福***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辐射 可穿透 多层 薄膜 | ||
1.一种对于紫外线辐射至少部分可穿透的、液密的多层薄膜,包括由以下所构成的层序列:
(a)基于至少一种热塑性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层(a)作为外部层之一,
(b)增附剂层(b),
(c)基于至少一种均聚酰胺和/或共聚酰胺的位于内部的层(c),
(d)增附剂层(d),
(e)基于至少一种均聚酰胺和/或共聚酰胺的层(e)作为外部层之一,
优选以软管薄膜的形式,
其中层(a)的热塑性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具有至少100℃的VICAT软化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层(a)的层厚是多层薄膜的总层厚的至少40%,优选至少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层(a)基于至少一种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和/或至少一种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层(c)和层(e)具有相同的层结构, 优选地相同的层厚和/或相同的聚酰胺成分和/或相同的组成,优选相同的聚酰胺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层(c)和层(e)具有不同的层结构,优选地不同的层厚和/或不同的聚酰胺成分和/或不同的组成。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增附剂层(b)和(d)分别彼此独立地基于至少一种改性的热塑性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优选分别彼此独立地基于至少一种改性的热塑性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和/或至少一种改性的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的多层薄膜,优选多层软管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由层(a)-(e)组成。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多层薄膜对于紫外线辐射、优选对于在200至4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辐射是至少80%、优选至少90%可穿透的。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多层薄膜作为用于翻新地下管道、优选地下污水管道的插入软管的位于内部的软管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多层薄膜是非调湿的。
11.一种适用于翻新地下管道、优选地下污水管道的插入软管,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液密的、优选非调湿的多层薄膜,优选以软管薄膜的形式,作为位于内部的软管;液密的、吸收和/或反射紫外线辐射和/或短波的可见光的位于外部的一层或多层软管薄膜作为位于外部的软管;以及位于其间的、用反应性塑料树脂浸渍的载体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插入软管,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用其表面层(a)与载体材料直接邻接。
13.一种适用于翻新地下管道、优选地下污水管道的管道翻新系统,包括为引入到待翻新的管道、优选污水管道中而设置的插入软管作为位于内部的软管,所述插入软管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液密的、优选非调湿的多层薄膜制成,优选以软管薄膜的形式;和液密的、吸收和/或反射紫外线辐射和/或短波的可见光的位于外部的一层或多层软管薄膜作为位于外部的软管;以及位于两个软管之间的、可通过紫外线辐射硬化的防水载体材料,优选用反应性的、不饱和的树脂系统浸渍的载体材料,特别优选地是用反应性的不饱和树脂系统浸渍的玻璃纤维材料;以及发出紫外线辐射和/或短波的可见光的、优选可移动的源,优选紫外线辐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普乐薄膜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德国普乐薄膜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94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