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建筑构件建造建筑物结构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建筑构件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9829.9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尔隆·罗格·菲利普·克拉茨;里卡尔杜斯·约瑟夫斯·约翰纳斯·玛丽亚·范奥斯特鲁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尔隆·罗格·菲利普·克拉茨;里卡尔杜斯·约瑟夫斯·约翰纳斯·玛丽亚·范奥斯特鲁姆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陈伟伟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建筑 构件 建造 建筑物 结构 方法 以及 用于 系统 | ||
1.使用建筑构件建造建筑物结构的方法,
-其中,所述建筑构件(E1-E9)包括块状袋,所述块状袋由填充材料填充并且具有上侧面(B)、下侧面(O)、前侧面(V)、后侧面(A)、右端部表面(R)和左端部表面(L);并且
-其中,第一类型的块状、袋形建筑构件是基础墙体构件(E),所述基础墙体构件设有至少与两个端部表面(L、R)靠近的连接活板(C1-C3);
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将至少两个基础墙体构件(E1-1、E1-2)彼此相邻地布置在地面上,其中,第一基础墙体构件(E1-1)的所述右端部表面(R)和第二基础墙体构件(E1-2)的左端部表面(L)彼此靠近地布置;
-将所述第一基础墙体构件(E1-1)和所述基础第二墙体构件(E1-2)的相应的靠近紧密放置在一起的所述端部表面(R、L)的连接活板(C3、C1)抵靠彼此而放置;以及
-将连接活板(C3和C1)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活板(C3、C1)通过缝合在一起而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活板(C3、C1)通过胶合而彼此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块状、袋形基础墙体构件(E1)设有另一个连接活板(C2);
-其中,所述连接活板(C2)布置在上表面(B)上,并且基本在所述两个端部表面(L、R)中间;并且
-其中,所述连接活板(C2)从所述上表面(B)至少延伸经过大于基础墙体构件(E1)的高度(h)的距离;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以半砌结合的方式将另一个基础墙体构件(E1-4)放置在相邻放置、彼此固定的两个基础墙体构件(E1-1、E1-2)的顶部上;并且
-至少将所述建筑物结构的不同高度层的建筑构件的所述连接活板(分别为C2和C1、C3和C2)连接,以便在不同高度层的建筑构件(E1-1、E1-2、E1-4)之间提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在所述建筑物结构的不同高度层中的建筑构件的所述连接活板(分别为C2和C1、C3和C2)连接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将所述相互连接的连接活板(C3、C1)基本平坦地折叠至相邻放置、彼此固定的所述两个基础墙体构件(E1-1、E1-2)中的一个的所述上表面(B)上;
-其中,相邻放置、彼此固定的所述两个基础墙体构件(E1-1、E1-2)的所述连接活板(C2)分别沿着以半砌结合的方式放置在所述两个基础墙体构件的顶部上的基础墙体构件(E1-4)的所述左端部表面(L)和所述右端部表面(R)延伸;
-将放置在顶部上的所述基础墙体构件(E1-4)的靠近所述左端部表面(L)布置的所述连接活板(C1)与位于下面的所述基础墙体构件(E1-1)的所述连接活板(C2)抵靠彼此放置;
-将放置在顶部上的所述基础墙体构件(E1-4)的靠近所述右端部表面(R)布置的所述连接活板(C3)与位于下面的所述基础墙体构件(E1-2)的所述连接活板(C2)抵靠彼此放置;以及
-其中,将抵靠彼此放置的所述连接活板(分别为C2和C1、C3和C2)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尔隆·罗格·菲利普·克拉茨;里卡尔杜斯·约瑟夫斯·约翰纳斯·玛丽亚·范奥斯特鲁姆,未经马尔隆·罗格·菲利普·克拉茨;里卡尔杜斯·约瑟夫斯·约翰纳斯·玛丽亚·范奥斯特鲁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98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平地震沟可滑动盖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化微珠装饰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