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型赛隆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29917.9 申请日: 2011-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2959044A 公开(公告)日: 2013-03-06
发明(设计)人: 竹田豪;桥本久之;市川真义;野见山智宏;山田铃弥 申请(专利权)人: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9K11/64 分类号: C09K11/64;C09K11/08;H01L33/50
代理公司: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杨黎峰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型赛隆 及其 制备 方法 发光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荧光体的β型赛隆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将该β型赛隆搭载在蓝色发光或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上而得到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为了提高β型赛隆的发光特性,对电子自旋共振法中与25℃、g=2.00±0.02的吸收对应的自旋密度加以确定。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也称为ESR)是指,不成对电子的能级在磁场中因塞曼效应而分裂,并且该不成对电子吸收与能级裂距相同能量的电磁波的现象。根据由ESR法得到的吸收光谱的吸收强度以及吸收波长,能够得到与β型赛隆中所含的不成对电子数、即自旋密度或其状态等相关的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62781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大久保和明等著,“NBS標準蛍光体の量子効率の測定”(NBS标准荧光体的量子效率的测定),照明学会杂志,平成11年,第83卷,第2号,p87-p9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进行了荧光体的短波长化和窄带化时,也能够以良好的再现性实现高发光强度的β型赛隆;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β型赛隆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β型赛隆的发光装置。

本发明人等通过详细解析合成固溶有Eu的β型赛隆时的各因子与合成后的固溶有Eu的β型赛隆的发光特性的关系,发现在电子自旋共振法中与25℃、g=2.00±0.02的吸收对应的自旋密度为6.0×1016个/g以下时,能够制备结晶性良好、且发光强度高的荧光体,从而想到了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β型赛隆用通式:Si6-zAlzOzN8-z表示,并固溶有Eu,并且在电子自旋共振法中与25℃、g=2.00±0.02的吸收对应的自旋密度为6.0×1016个/g以下。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β型赛隆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对β型赛隆的原料进行混合的混合工序;以2℃/min以下的速度将混合原料的环境温度从1500℃升温至烧成温度的升温工序;对升温工序后的混合原料进行烧成的烧成工序;对烧成工序后的β型赛隆进行退火处理的退火工序;对退火工序后的β型赛隆进行酸处理的酸处理工序。

本发明的上述β型赛隆的其他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混合工序、升温工序、烧成工序、退火工序以及酸处理工序,并且在烧成工序和退火工序之间,还具有对β型赛隆进行热等静压处理的热等静压处理工序。

优选为,上述退火工序是将烧成后的β型赛隆在氮气分压为10kPa以下的惰性气体中于1350℃以上至1650℃以下的气氛中进行加热处理、或者是在真空中于1200℃以上至1500℃以下的气氛中进行加热处理。

优选为,上述酸处理工序是将烧成后的β型赛隆含浸在氢氟酸和硝酸的混酸中、或者含浸在氟化氢铵中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包括上述β型赛隆和发光光源。

本发明的β型赛隆能够被紫外线至可见光的广泛的波长区域激发,与以往的β型赛隆相比较,即使在进行了荧光体的短波长化或窄带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良好的再现性实现高发光强度,并且作为绿色荧光体优异。因此,通过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荧光体组合,能够适合用于各种发光元件,特别是以紫外或蓝色LED芯片作为光源的白色LED。

根据本发明的β型赛隆的制备方法,能够以良好的再现性制备在电子自旋共振法中与25℃、g=2.00±0.02的吸收对应的自旋密度为6.0×1016个/g以下的β型赛隆。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由于使用具有高发光效率的β型赛隆,所以能够实现发光装置的高亮度化。并且,还能够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光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β型赛隆的第一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说明β型赛隆的第二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β型赛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9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