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透气过滤器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9930.4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6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古山了;佐久间哲志;长井阳三;森山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01D46/54;B01D69/10;B01D71/48;B01D71/50;B01D71/64;B32B5/3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透气 过滤器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例如壳体上的防水透气过滤器及该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用途。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例如汽车ECU(电控单元,Electrical Control Unit)、电动机、车灯、传感器等汽车电装部件、电动牙刷、电动剃刀、手机等家电制品、太阳能电池等中,为了消除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而在收容电子部件或控制基板等的壳体上设置开口,并利用防水透气过滤器封闭该开口。该防水透气过滤器用于确保壳体内外的透气并且防止水和灰尘等异物侵入到壳体内。
这种防水透气过滤器经常使用透气性良好且耐水压高的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PTFE多孔膜通常通过将PTFE微粉末成形为片状并将该片状成形体沿正交的两个方向进行拉伸而得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7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防水透气过滤器有时通过例如热熔敷或超声波熔敷或者使用胶粘剂粘贴在壳体上,从提高粘贴到壳体上的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沿防水透气过滤器的周缘部设置环形双面胶带。
但是,对于使用PTFE多孔膜的防水透气过滤器而言,增大制作PTFE多孔膜时的拉伸倍率时,PTFE多孔膜的纤维径变细,PTFE多孔膜与双面胶带的胶粘面积减小,因此有时会使它们的胶粘力减弱。特别是在将上述防水透气过滤器置于高温环境中的情况下,PTFE多孔膜与双面胶带的胶粘力大幅降低,水有时会从PTFE多孔膜与双面胶带的界面侵入到壳体内部。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双面胶带保持强固的防水透气过滤器及该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用途。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过滤器,用于确保透气并且防止水的渗入,其具备:作为非多孔树脂薄膜且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树脂薄膜的、具有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预定尺寸的多个贯通孔的树脂薄膜;以在与所述多个贯通孔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开口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树脂薄膜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具有疏水性和拒油性的处理层;和夹着所述处理层粘贴在所述树脂薄膜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的周缘部的环形双面胶带。
在此,与贯通孔相关的“尺寸”是指与贯通孔的截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用途,其中,使用上述防水透气过滤器将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口封闭,通过上述防水透气过滤器消除上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构成,利用形成在树脂薄膜上的贯通孔能够实现透气并且利用树脂薄膜上的处理层能够确保防水性。而且,通过使用非多孔树脂薄膜,能够确保形成在树脂薄膜上的处理层与双面胶带的胶粘面积较大。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充分的胶粘力使双面胶带与处理层胶粘,从而能够使双面胶带保持强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表示测定接合力的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过滤器1。该防水透气过滤器1用于确保透气并且防止水的侵入。例如,防水透气过滤器1以将设置在壳体(未图示)上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在壳体上,用于通过该防水透气过滤器1消除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
具体而言,防水透气过滤器1具有非多孔树脂薄膜2、形成在树脂薄膜2上的处理层3和沿树脂薄膜2的周缘部延伸的环形双面胶带4。在此,“非多孔”是指内部由树脂填塞的实心的状态。
树脂薄膜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树脂薄膜2在俯视时(自厚度方向观察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
树脂薄膜2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树脂薄膜2的多个贯通孔21。换言之,贯通孔21开口于树脂薄膜2的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典型地,贯通孔21为具有一定的截面形状且呈直线状贯通树脂薄膜2的通孔。这样的贯通孔可以通过例如离子束照射和蚀刻来形成。另外,离子束照射和蚀刻中,可以在树脂薄膜2上形成尺寸和轴方向一致的贯通孔。
另外,贯通孔21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不定形。另外,贯通孔21的轴方向不需要为与树脂薄膜2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垂直的方向,可以自该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9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炼炉渣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拥塞事件的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