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贵金属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0077.8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鲭江庆;阿部真司;鹫尾孝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贵金属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其用于利用电解法从包含贵金属的废液中回收贵金属。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将残留在称为贵金属电渡液的各种废液中的贵金属进行回收的方法,一般使用电解(还原)法。在利用该电解法的贵金属材料回收装置中,将废液导入电解槽中,将不溶性阳极及阴极浸入该废液内,通过通电而使废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析出。
作为贵金属回收装置的方式之一,具有使用图3记载的圆筒状容器217(电解槽)的贵金属回收装置2(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回收装置2中,由圆筒状容器217、阳极211和圆筒状阴极216构成,该阳极211设置在圆筒状容器217的中心部,该圆筒状阴极216沿容器内周配置。并且,在进行贵金属回收时,将废液从容器下部的注入口导入,利用阳极211和圆筒状阴极216将其电解,并且从阳极的开口通过排出口排出。并且,利用该工序,使要回收的贵金属电解还原而在阴极216的表面上析出,成为可回收的状态。
这种圆筒状的回收装置,可以使废液连续不断地流入而使用。因此,除了作业效率较高之外,例如,与使板状的阳极和阴极连续地层叠的现有形式的回收装置(日本特开平7—300692号等)相比,还具有比较紧凑的优点。
但是,在使用前述圆筒容器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回收装置中,也存在问题。也就是说,存在析出的贵金属会从阴极剥离的情况,由于剥离的贵金属而使阳极和阴极短路,促进阳极的消耗,或存在无法继续进行电解的情况。该短路,特别在析出贵金属成为板状、箔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
为了解决该问题,作为其他方式的贵金属回收装置3(参照专利文献2),具有:圆筒状容器310,其构成图4记载的电解槽;管状阳极311,其配置在前述容器的中心,在底部具有开口,以使废液从容器上部向容器底部流入;筒状阴极312,其沿前述容器的内周配置,在前述阴极的内周,配置与阴极电气地连接的网状第1筒体。在该回收装置中,首先,将钛制冲孔金属沿阴极的内周卷成筒状,将该筒状物重叠两层作为第1筒体而使用。由于该第1筒体作为阴极而起作用,因此,虽然析出的贵金属也会附着在筒体上,但析出贵金属的形状成为粉状、粒状而附着在筒体的表面及内壁。该析出贵金属以贴合性良好的状态保持在筒体上,很难产生由于剥离而引起的与阳极的短路。另外,对于在光滑的筒状阴极上析出的贵金属,由于即使剥离也保持在筒体和阴极的间隙内,因此不会产生由其而引起的与阳极的短路。另外,利用阳极进行废液的供给,将管状的阳极底部开口,使废液从阳极上部向底部流入。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在粉状的析出贵金属从第1筒体剥离而堆积在容器底部的情况下,容器底部和阳极可能会产生短路。因此从阳极底部进行废液的供给并连续地通入液体,可以利用水流将堆积在容器底部的析出贵金属向容器底部的外周推动,从而可以防止该短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5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555(日本专利第41519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即使在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因作为阴极起作用的第1筒体的晃动而引起的电流异常而产生析出量的不均,以及因筒体端部处的电流集中引起的贵金属的异常析出,因此成为金属粉而掉落,无法完全地抑制由其引起的短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贵金属回收装置及贵金属回收方法,其通过抑制由于上述的电流异常而引起的析出量或析出粒子不均,以及由于因电流集中引起的贵金属的异常析出而引起的短路,可以在进行回收物的精炼时的溶解中,使状态良好、均匀的贵金属稳定的析出。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贵金属均匀稳定地析出,高效地回收贵金属的贵金属回收装置及贵金属回收方法。
本发明人等进行专心研究,在使用圆筒状容器的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中进行多处改良,发现了可解决上述课题的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以下对本发明的方式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贵金属回收装置,其具有:圆筒状的金属制容器,其构成电解槽;绝缘性盖体,其可密闭前述金属制容器并可拆下,具有废液流出口;管状阳极,其贯穿前述绝缘性盖体的中心,使废液从上部向底部流入;筒状的扩展阴极,其沿前述金属制容器的内周配置;以及筒状的扩展阳极,其沿前述管状阳极的外周配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扩展阴极的上部与前述金属制容器的上肩部以剖面倒L字形连接固定,前述扩展阴极的下部与前述金属制容器的底部连接固定,前述扩展阳极的两端与前述管状阳极以剖面コ字形连接固定。
在这里,优选前述扩展阳极的长度为前述扩展阴极的长度乘以0.5~0.95后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0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冻干柠檬缓释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高纯度铂的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