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段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和共聚物前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0305.1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新谷武士;三岛豪;立石祐一;冈户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97/02 | 分类号: | C08F29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聚物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颜料分散剂的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和共聚物前体。本申请对2010年6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148868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无规共聚物,包含:选自含有叔氨基的重复单元和含有季铵盐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1种重复单元、含有酸性基团的重复单元以及来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单元。
这些聚合物基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各种特性,所以对它们在各领域的开发进行了研究。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颜料组合物,含有颜料、含酸性官能团的有机色素衍生物、碱可溶性树脂以及有机溶剂,具有氨基和/或它的季铵基的碱可溶性树脂的碱性当量为3000~20000g/eq,酸值为30~200mgKOH/g。具体而言,作为碱可溶性树脂,记载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的无规共聚物等。
在专利文献2、3中,着眼于该无规共聚物具有通过用酸或碱处理从而带正电或负电的两性聚合物的性质,将该无规共聚物用作电泳性组合物。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着眼于该无规共聚物中的羧基和氨基的反应性,将该无规共聚物用作甲硅烷基异氰酸酯的粘结材料。
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通过使该无规共聚物的羧基与环氧基进行交联反应,进一步将该无规共聚物的氨基用作该交联反应的催化剂,从而可将该无规共聚物作为粉体涂料组合物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46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89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953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6288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1-68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随着共聚物用途的多样化,寻求具有各种特性的共聚物。
例如,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领域中,由于强烈要求对可见光的高透射率化和高对比度化,因此将颜料粒子微粒化至至少可见光的波长以下。对于这样的微粒而言,颜料粒子的比表面积比通常大,所以在以往一直使用的颜料分散剂用的共聚物中,初期的颜料分散性和经时的分散稳定性不充分。另外,最近,除分散性能以外还要求更高的性能,对于现有的共聚物,无法得到充分的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初期的颜料分散性和经时的分散稳定性优异、并且不仅具有分散性能还具有更高性能的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和共聚物前体。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经过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嵌段共聚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所述嵌段共聚物包含嵌段链(A)和嵌段链(B1),上述嵌段链(A)由包含选自含有叔氨基的重复单元和含有季铵盐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1种重复单元的聚合物构成,上述嵌段链(B1)由包含式(III)表示的含有酸性基团的重复单元和式(II)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构成,式(II)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共聚比例在嵌段链(B1)中为90质量%以上。此外发现上述嵌段共聚物能够通过对共聚物前体进行加热来制造,上述共聚物前体具有式(III)表示的含有酸性基团的重复单元的酸性基团被保护而形成的式(I)表示的重复单元,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1)一种嵌段共聚物的制造方法,该嵌段共聚物包含嵌段链(A)和嵌段链(B1),所述嵌段链(B1)包含式(III)表示的含有酸性基团的重复单元和式(II)表示的重复单元,式(II)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共聚比例在嵌段链(B1)中为90质量%以上,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下述共聚物前体进行加热,
所述共聚物前体包含嵌段链(A)和嵌段链(B),所述嵌段链(A)包含选自含有叔氨基的重复单元和含有季铵盐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1种重复单元,所述嵌段链(B)包含式(I)表示的含有被保护的酸性基团的重复单元和式(II)表示的重复单元,式(II)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共聚比例在嵌段链(B)中为90质量%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曹达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曹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0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