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适合与插头触点接通的电气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1334.X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6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M·克里斯托夫;C·普兰克尔;E·韦勒;J·鲍姆加特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B60R16/023;H01R12/7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适合 插头 触点 接通 电气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汽车的适合与插头触点接通的电气组件。
背景技术
安装在汽车中时,至少在连接插头后电气组件必须具有防潮性能,以防环境影响,尤其是防潮湿和防污垢。为此越来越多地使用插针。这些插针作为插接区域的塑料插入件注塑成型,并被压入印制电路板或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例如DE 10 2004 002562A1或EP 712 265D1就公开了相应的组件。
此外,尤其是从可更换的插卡和存储卡的计算机技术中已知边缘连接器(edge connector)原理,其中在载体(比如印制电路板)上制作可实现电触点接通的接触面,并且通常以弹簧触点实现触点接通。另外,在DE 10 2005 0 03448A1中同样建议一种用于汽车控制器(其具有设置在壳体外面的印制电路板)的边缘连接器,其中,如果壳体至少没有通过连接插头同样密封在插接区域内,那么在这种结构型式中只是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各电气器件,而不是印制电路板本身通过壳体防止环境影响。这大幅度增加了印制电路板费用以及制造费用,因而不适合成本经济合理的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良的组件以及一种用于汽车电气组件与至少一个插头电触点接通的方法并且提供相应插头的优选结构形式。
此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其中也可考虑各特征的相互组合和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想法在于:组件壳体包含一个内腔和一个朝向插接区域定向的接触腔,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内隔板用于隔开内腔和接触腔,并且带有电气器件的印制电路板设置在内腔里,只有由印制电路板成形的接触区域穿过内隔板突出到接触腔中。这样构成组件的壳体,使组件壳体在连接插头之前就在接触区域外部将印制电路板完全包围起来,也就是说,印制电路板主要部分在连接插头之前已利用组件受到较好的保护,通过插头只需要额外密封带有接触面的接触区域。
附图说明
接下来结合实施例和示意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面对具有相同功能的器件和/或相同器件可以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这是组装前组件的各组成部分。
图2这是从相反方向看图1中组件的各组成部分。
图3这是组装后组件的水平剖面图。
图4这是组装后组件的垂直剖面图。
图5这是带连接插头的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6这是图5的详图。
图7这是略去其它插头的触点接通的详图。
图8a这是接触面直至接触区域边缘的印制电路板连接部(边缘触点)。
图8b这是从边缘回缩的接触面的印制电路板连接部(边缘触点)。
图9这是带有可插入式接触元件支座的插头结构型式。
图10这是带有用于其他接触元件的备用支座的插头结构型式。
图11这是朝向内隔板在接触腔区域内通过组件的另一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概略分解图的形式说明组装前组件的各组成部分。组件包含一个带有壳体上部1和壳体下部2的壳体,相关的上下概念根据图1所示视图的描述确定,对本发明而言,哪个壳体部分实际上安装在上面或下面,尤其哪里构成插接区域并不重要。就这点而言,所显示和描述的实施案例仅仅是示范,而不具限制作用。
在本实施案例中,插接区域1.1在壳体上部1上。壳体下部2是一个盖板。这个盖板具有一个用于构成向后错位的接触腔1.3(请参阅下列附图)的内隔板2.1以及一个用于在壳体下侧方向闭合接触腔1.3的突出部分2.2。在壳体上部1和壳体下部2之间设置有印制电路板3,其中在印制电路板上成型一个舌形接触区域3.1。它能从空间上将接触区域与上面装有电气器件3.2的剩余印制电路板3分隔开来。
图2从相反的方向展示图1中组件的组成部分。此时尤其可清楚识别壳体上部1(这里在图2中是在下方)里的内隔板1.2。这个内隔板1.2将壳体上部1分成一个内腔1.5和接触腔1.3。另外,在图2中还可看到,确定壳体上部1开口1.4的尺寸设计成,使印制电路板3连同对面的接触区域3.1可直接垂直插入壳体上部1或直接装在壳体上部1上,因为从外插接区域1.1回缩的接触区域3.1设置在接触腔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1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女性便于内服、外敷的中医药配方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