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内置分配进度的医疗用分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31377.8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艾尔弗雷德·理查德·巴拉凯尔;丹·戈瑟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德凯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7/04 | 分类号: | A61J7/04;A61J1/00;B65D83/04;G08B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内置 分配 进度 医疗 分配器 | ||
交叉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0年5月18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No.61/395,939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药瓶的医疗用分配器,尤其涉及具有内置分配进度的医疗用分配器,该内置分配进度根据内置进度指示下一药剂何时被服用。
背景技术
不能结合处方的医疗用剂量摄入是危险和普遍存在的问题。错过服用某种药物,例如血压药物的处方剂量可能导致显著的伤害,甚至死亡。处方药物的偶然过量很可能引起比错过服用处方剂量药物更危险的不利结果。
根据全国病人信息统计,所有处方药物中的高达60%的处方药物被不正确地服用。护理人员自身也仅仅正确地使用处方药丸中的75%药丸。美国一年多于1,820亿的不遵守成本占所有入院的28%,并且导致200,000人的死亡。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粘结到处方药物摄入的一个困难方面是记不住服药,而是试图解释是否已经服用了特殊剂量。每天重复消耗药物可以导致混淆,在患者自给服药时,涉及实际上是否服用了最后剂量或多种剂量中的一种。
己经提出和研发了许多不同的药物服用区和分配器,以便辅助患者自给服用处方的药物。然而,事实是(根据目前的统计),不遵守服药进度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且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负担,显示许多提出和目前获得的区和分配器没有有效地解决与药物消费者带来的自给服用药物关联的问题。
已经提出和发展许多不同的药剂处方摄入和分配器,以便帮助患者自给服用处方药物。然而,事实上,根据当前统计,不符合服用进度是持续的问题,并且对于患者和社会是显著的经济负担,许多提出和当前使用的摄入法和分配器不能有效地解决药物消耗者自给服用药物相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具有内置分配进度的医疗用分配器。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紧配合的带圆筒形边的盘形帽的圆筒形容器包括内进度显示器、一个显示给药物消耗者的天-和-时间指示器,其通过位于帽边缘中的孔。包括在帽、进度显示器和圆筒形容器中的结构相互作用来确保被显示的天-和-时间指示器在帽被移除和替换时前进。被显示的天-和-时间指示器相对较大和清楚,以方便由视觉损伤的使用者观察,并且进度前进机构是稳固和可靠的。此外,帽和内置进度显示器包括允许被显示的天-和-时间指示器设定到初始的天-和-时间指示器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顶部平面图;
图4是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帽的透视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进度显示器的透视图;
图6是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帽的透视图;
图7是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帽棘轮和进度-显示器棘轮的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展开视图;
图9A-H提供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帽、进度-显示器和瓶部件的展开视图,当帽被固定到药瓶和从药瓶移除时示出这些部件的步进式作用;
图10是帽棘轮和进度-显示器棘轮的可替换实施例的放大展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药物分配器,包括药瓶式药物分配器,该药物分配器在药物分配器内具有安全的防儿童药物密封装置以及牢固和可靠机构,该牢固和可靠机构在给药物消耗者(例如在诊所内的患者或门诊病人)服用下一剂量药物或由药物消耗者自给服用下一剂量药物时用于显示时间和天数的指示。不像目前可获得的医疗用分配器和医疗分配摄入,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从医药分配器的下一个剂量服用的时间和天数具有相对较大且容易读取的指示件以及内置式医疗用分配器进度内的被显示时间-天-指示件的稳定。此外,内置分配进度可以被初始地设置给包括在内置式分配进度中的多个指示件中的任意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德凯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雷德凯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1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