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1432.3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是永真吾;宫下茂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21/08 | 分类号: | F02D21/08;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排气通道,其流通有从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气缸排出的废气;
第二排气通道,其流通有从一个或者多个第二气缸排出的废气;
第一排气冷却单元,其对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进行冷却;
第二排气冷却单元,其与所述第一排气冷却单元被分别设置,且对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进行冷却;
废气再循环通道,其对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进行连接;
废气再循环控制单元,其对经由所述废气再循环通道而导入至所述进气通道中的废气再循环气体量进行控制;
排气冷却调节单元,在于内燃机的冷却状态时将废气再循环气体导入至所述进气通道中的情况下,所述排气冷却调节单元使所述第一排气冷却单元对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冷却能力小于所述第二排气冷却单元对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冷却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冷却单元为,通过第一冷却水的循环而对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进行冷却的水冷式的冷却单元,
所述排气冷却调节单元为,使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冷却单元而进行的所述第一冷却水的循环停止的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冷却单元为,通过第一冷却水的循环而对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进行冷却的水冷式的冷却单元,
所述第二排气冷却单元为,通过第二冷却水的循环而对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进行冷却的水冷式的冷却单元,
所述排气冷却调节单元为,与所述第二冷却水的循环流量相比使所述第一冷却水的循环流量减少的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水温过度上升抑制单元,在于所述内燃机的冷却状态时将废气再循环气体导入至所述进气通道中的情况下,所述水温过度上升抑制单元对所述第一冷却水的循环流量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第一冷却水的温度不会过度上升。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表面面积被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表面面积。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双入口式涡轮增压器,所述双入口式涡轮增压器具有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排气能量而进行工作的涡轮,且被构成为,使用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而使来自所述第一气缸的废气和来自所述第二气缸的废气在被隔离的状态下被引导至所述涡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冷却单元为,通过第一冷却水的循环而对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进行冷却的水冷式的冷却单元,
所述第一冷却水为,用于对水冷式的内部冷却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14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