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接合保护用玻璃复合物、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1634.8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8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小笠原淳;伊藤一彦;伊東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1/316 | 分类号: | H01L21/316;H01L21/329;H01L29/861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接合 保护 玻璃 复合物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接合保护用玻璃复合物、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中,我们已知在制造台面型半导体装置的过程中,为了覆盖pn结露出部而形成钝化用的玻璃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8及图9是表示上述以往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8(a)~图8(d)及图9(a)~图9(d)为各工程图。
如图8及图9所示,以往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依次包含“半导体基体形成工程”、“沟形成工程”、“玻璃层形成工程”、“光致抗蚀剂形成工程”、“氧化膜除去工程”、“粗面化区域形成工程”、“电极形成工程”及“半导体基体切断工程”。下面就按照工程顺序,对以往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a)半导体基体形成工程
首先,从n-型半导体基板910的一侧的表面扩散p型杂质,形成p+型扩散层912;从另一侧的表面扩散n型杂质,形成n+型扩散层914,从而形成具有与主面平行的pn结的半导体基体。随后,通过热氧化在p+型扩散层912及n+型扩散层914的表面形成氧化膜916、918(参照图8(a))。
(b)沟形成工程
随后,通过光刻法在氧化膜916的预定部位形成一定的开口部。在氧化膜蚀刻后,继续进行半导体基体的蚀刻,从半导体基体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深度超过pn结的沟920(参照图8(b))。
(c)玻璃层形成工程
随后,在沟920的表面,通过电泳法在沟920的内面及其附近的半导体基体表面上,形成由半导体接合保护用玻璃复合物构成的层,同时,通过对该由半导体接合保护用玻璃复合物构成的层进行烧制,形成钝化用的玻璃层924(参照图8(c))。
(d)光致抗蚀剂形成工程
随后,形成光致抗蚀剂926,覆盖玻璃层912的表面(参照图8(d))。
(e)氧化膜除去工程
随后,将光致抗蚀剂926作为掩膜进行氧化膜916的蚀刻,将在形成镀Ni电极膜的部位930的氧化膜916除去(参照图9(a))。
(f)粗面化区域形成工程
随后,对形成镀Ni电极膜的部位930的半导体基体表面进行粗面化处理,形成提高镀Ni电极与半导体基体的紧贴性的粗面化区域932(参照图9(b))。
(g)电极形成工程
随后,对半导体基体进行镀Ni,在粗面化区域932上形成正极电极934,同时,在半导体基体的另一侧表面上形成负极电极936(参照图9(c))。
(h)半导体基体切断工程
随后,通过切割(dicing)等在玻璃层924的中央部将半导体基体切断,将半导体基体切片化,制作成台面型半导体装置(pn二极管)(参照图9(d))。
如以上说明所述,以往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从形成有与主面平行的pn结的半导体基体的一侧表面形成超过pn结的沟920的工程(参照图8(a)及图8(b)),以及,在该沟920的内部形成覆盖pn结露出部的钝化用玻璃层924的工程(参照图8(c))。因此,通过以往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沟920的内部形成钝化用玻璃层924后,通过将半导体基体切断,即可以制造高耐压的台面型半导体装置。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2004-87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作为钝化用的玻璃层使用的玻璃材料,必须满足下述条件:(a)能够以合适的温度(例如1100℃以下)进行烧制,(b)能够承受在工程中使用的药品,(c)具有接近硅的热膨胀系数(特别是在50℃~500℃下的平均热膨胀率接近硅),以及,(d)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因而,以往广泛使用的是“以硅酸铅为主要成分的玻璃材料”。
然而,“以硅酸铅为主要成分的玻璃材料”中含有对环境负担较大的铅,因而在不远的将来,“以硅酸铅为主要成分的玻璃材料”将被禁止使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实验得知,作为钝化用玻璃层使用的玻璃材料,当使用不含铅的玻璃材料时,例如即使在制造半导体接合保护用玻璃复合物的过程中不产生气泡,也可能在烧制通过电泳法形成的“半导体接合保护用玻璃复合物构成的层”的过程中,从与半导体基体(硅)的边界面上产生气泡。在这种情况下,半导体装置的反方向耐压特性将会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1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