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以及铁路车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3170.4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畠中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9/18 | 分类号: | B60L9/18;B60L11/18;B61C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李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车 推进 控制 装置 以及 铁路车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蓄电装置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包括蓄电装置而构成的以往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用驱动控制装置。
在该车用驱动控制装置中包括:逆变器,将来自架线或/和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对电动机进行驱动;以及DC/DC转换器,用于对来自架线的直流电压或者来自电动机的再生电力进行转换并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实施与蓄电装置的充电深度和车辆的状态(牵引时、停车时、蛇行时、再生时)相应的控制(从蓄电装置向电动机供电、蓄电装置的充电、放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782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以往的车用驱动控制装置中,由于装载了将来自架线的直流电压转换为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压的DC/DC转换器、和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对电动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这2个电力转换装置,因此存在成本、质量、尺寸较大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低成本化、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蓄电装置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在架线、与成为从架线输入的直流电压的供给目的地的电力转换部之间对电路进行通断;第二开关,在所述电力转换部、与产生电车的动力的电动机之间对电路进行通断;切换部,选择所述电力转换部的连接有所述第一开关一侧的端子、或者所述电力转换部的连接有所述第二开关一侧的端子,并与所述蓄电装置连接;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切换部,根据所述电车的动作形态来切换所述电力转换部的连接目的地,并且使所述电力转换部作为逆变器或者DC/DC转换器进行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电力转换部作为逆变器和DC/DC转换器进行动作,因此取得的效果是,不需要另行包括用于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DC/DC转换器,能够得到实现了小型轻量化和低成本化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时的动作的图。
图3是示出利用蓄电装置来驱动电动机时的动作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车即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示出利用实施方式3的蓄电装置时的动作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4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电车的运用例的图。
图8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4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电车的运用例的图。
图9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4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电车的运用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结构例和动作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结构例和动作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结构例和动作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结构例和动作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结构例和动作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结构例和动作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电车的推进控制装置的结构例和动作的图。
图17是示出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时的动作的图。
图18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架线切换至蓄电装置的切换顺序的图之一。
图19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架线切换至蓄电装置的切换顺序的图之一。
图20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架线切换至蓄电装置的切换顺序的图之一。
图21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架线切换至蓄电装置的切换顺序的图之一。
图22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架线切换至蓄电装置的切换顺序的图之一。
图23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蓄电装置切换至架线的顺序的图之一。
图24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蓄电装置切换至架线的顺序的图之一。
图25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蓄电装置切换至架线的顺序的图之一。
图26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蓄电装置切换至架线的顺序的图之一。
图27是说明将电力供给源从蓄电装置切换至架线的顺序的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3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蘑菇泡菜制品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喷涂方法及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