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电感耦合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3191.6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伯努瓦·德维尓;扬·迪富尓;伯纳德·G·朱舍罗;克里斯蒂安·舒泽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47/01;E21B47/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晨 |
地址: | 英属维尔京***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电感 耦合器 组件 | ||
1.一种用于井下环境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包括:
具有第一和第二磁耦合线圈的第一电感耦合器;和
具有第三和第四磁耦合线圈的第二电感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线圈耦合至第一对信号线,且所述第二和第四线圈耦合至第二对信号线,所述第一电感耦合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对信号线之间磁输送差分通信信号,且所述第二电感耦合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对信号线之间磁输送共模电力信号。
2.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线圈各具有耦合至电接地或回路路径的相应第一端。
3.如权利要求2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线圈的相应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的相应端。
4.如权利要求3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相应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的相应中心抽头。
5.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还包括交流至直流转换器,输送交流至直流转换器耦合至所述第四线圈,以将激励所述第三线圈的交流电转换为经由所述第四线圈输送为共模直流信号的直流信号。
6.如权利要求5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中所述共模电力信号是耦合至所述第三线圈的直流信号,且所述电感耦合器组件还包括耦合至所述第三线圈以产生交流信号的直流至交流转换器。
7.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经由第一调制变压器耦合至所述第一对信号线,且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经由所述第一调制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对信号线。
8.如权利要求7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经由第二调制变压器耦合至所述第二对信号线,且其中所述第四线圈经由所述第二调制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对信号线。
9.如权利要求8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还包括耦合在所述第一调制变压器和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第二调制变压器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的遥测信号调节器。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对信号线与上完井组件相关联,且所述第二对信号线与耦合至所述上完井组件的下完井组件相关联。
11.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对信号线与下完井组件相关联,且所述第二对信号线与分支完井组件相关联。
12.一种用于井下环境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包括:
用于在第一对和第二对信号线之间输送差分遥测信号的遥测耦合器;和
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对信号线之间输送共模电力信号的电力耦合器。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还包括插置在所述遥测耦合器和所述第一或第二对信号线之间的调制变压器。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还包括插置在所述遥测耦合器和所述调制变压器之间的遥测调节器。
15.如权利要求12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还包括用于将交流信号中的共模电力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对信号线上的直流信号的交流至直流转换器。
16.如权利要求15中所定义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对信号线上的直流信号中的共模电力信号转换为交流信号的直流至交流转换器。
17.一种用于井下环境的电感耦合器组件,其包括:
第一线圈,其具有至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的第一连接点、至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的第二连接点和至所述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的第三连接点;
第二线圈,其磁耦合至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具有至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的第四连接点、至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的第五连接点和至所述第二线圈的中心抽头的第六连接点;
第三线圈,其具有至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的第七连接点和至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的第八连接点;和
第四线圈,其磁耦合至所述第三线圈,所述第四线圈具有至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端的第九连接点和至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二端的第十连接点,其中所述第八和第十连接点耦合至电接地或回路,所述第七连接点电连接至所述第三连接点,且所述第九连接点电连接至所述第六连接点,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磁输送通信,且所述第三和第四线圈磁输送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31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