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模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3929.9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3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章広;神谷浩二;山田哲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00;B29C45/26;B60J1/02;B29K105/06;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模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在该复合模制制品中,通过将缓冲部件注射模制到在其中具有中空空间的主体部件的外面而集成主体部件和缓冲部件。
背景技术
在模制品,诸如沿着车辆的车柱安装的车柱模制品中,可以通过气体辅助模制模制主体部件从而防止在当被安装在车辆上时在视觉上辨识的部分的外观中产生沉陷。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JP-A-2003-165137)中描述地,在通过刚性聚合物材料的气体辅助模制模制在其中具有中空空间部分的刚性第一模制体(主体部件)之后,第一模制体被设定在注射模制模具中以模制第二模制体(缓冲部件)。然后,形成了复合模制制品,其中通过将柔软聚合物材料注射到模具中从而模制柔软第二模制体并且将第二模制体结合到第一模制体的外面而集成第一模制体和第二模制体。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防止第一模制体的周壁(包围中空空间部分的周边的壁)由于当第二模制体被注射模制时从注射门注射的熔化材料的注射压力而变形,提出了将引导体设置在面对第一模制体部分的注射门的部分处从而使从注射门注射的熔化材料沿着引导体流动,由此减小作用于第一模制体的周壁上的注射压力。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3-16513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因为由以上专利文献1的技术获得的复合模制制品在第一模制体内部具有中空空间部分,所以周边壁是薄的。因此,尤其是当第一模制体由刚性合成树脂形成时,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变低,并且复合模制制品易于断裂。因此,存在断裂片可能在断裂时分散并且例如使用复合模制制品的车辆的乘客或者行人可能受伤的顾虑。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的复合模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该复合模制制品通过将缓冲部件注射模制到在其中具有中空空间的主体部件而集成。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模制制品的制造方法和一种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复合模制制品,它们具有以下(1)到(13)中的每一个特征。
(1)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模制制品的方法,该复合模制制品一体地包括:主体部件,该主体部件被构造为装接到待装接的部件、由具有刚度的聚合物材料形成为细长形状,并且具有沿其纵向方向在其中形成的中空空间;以及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由具有比主体部件更低的硬度程度的弹性聚合物材料形成、被联接到主体部件的边缘,并且具有沿着边缘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细长部分,该方法包括:制备主体部件的步骤,该主体部件,通过移除形成于周壁的一个表面并且朝着远离周壁的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允许中空空间与外部空气连通的通孔被形成于包围中空空间的周边壁;通过使用用于模制缓冲部件的、可打开的并且可关闭的注射模制模具,当注射模制模具打开时在注射模制模具中设定主体部件的步骤;通过关闭注射模制模具,在注射模制模具内固定主体部件、利用主体部件和在注射模制模具内部形成的模具面将用于模制缓冲部件的模腔形成到主体部件在纵向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允许通孔与模腔连通的步骤;以及在注射模制模具关闭之后从注射门注射加热和熔化的弹性聚合物材料,通过使得弹性聚合物材料的一部分流入并且填充模腔而模制缓冲部件,并且通过使得弹性聚合物材料的一部分从通孔流入并且填充中空空间而形成填充中空空间的填充部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兴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海兴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3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气化制冰系统
- 下一篇:一种门窗中挺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