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XE的聚合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4544.4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3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锦·杨;H·B·埃陶尼;M·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奥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04 | 分类号: | C08L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武晶晶;郑霞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xe 聚合物 组合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0年5月19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 61/346398的优先权。本申请还涉及提交于2010年5月19日的美国 临时专利申请号61/346409。这些申请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新合成的微相分离的聚合物材料。
背景技术
在此提到的所有出版物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整体并入,犹如 在此充分阐述。
对锂二次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针对改善其安全性和性能的 研究和开发。许多电池采用液体电解质,并且与高度挥发性、可燃性 和化学反应性相关。出于这种考虑,使用锂基电池系统以及固体电解 质的想法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对于锂离子电池,锂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可充电电池是一种特别 有吸引力的技术,因为除了其他好处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高热 稳定性、低自放电速率、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增强的安全性、 电池配置的灵活性、最小的环境影响以及低材料成本和处理成本。此 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能够使用锂金属阳极,该锂金属阳极比传统的 锂离子阳极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
尽管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其应用受到无法开 发出同时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良好机械性能的电解质的制约。这种困 难的产生是因为根据标准机理,高离子电导率需要高聚合物链移动 性。但是根据标准机理,高聚合物链移动性趋向于产生机械上柔软的 聚合物。
例如,原型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由聚环氧乙烷(PEO)/盐混合 物组成的电解质。PEO通常在室温下提供良好的机械性能。然而,PEO 在室温下大部分是结晶的。结晶结构通常限制链的移动性,从而降低 电导率。在高温(即,高于聚合物的熔点)下操作PEO电解质通过 增加链的移动性解决了电导率的问题,且因此改善了离子电导率。然 而,增加的电导率以材料机械性能的弱化为代价。在较高温度下,聚 合物不再是刚性的。
现已提出嵌段共聚物可能同时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良好电导 率。通过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嵌段的微相分离的嵌段共聚物,至少一个 嵌段可以赋予机械完整性,同时至少一个嵌段可以赋予高电导率。聚 合物电解质与液体电解质相比受到不良电导率的困扰。聚合物电解质 在较高温度下较好地导电,且在>110℃的非常高的温度下操作时电化 学电池的电导率与室温下的液体电解质相似。然而,必须权衡机械嵌 段的熔解温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过可以在高温(>150℃)下 操作,同时保持高机械强度的嵌段共聚物。
因此,曾经有并且仍然有对在高温操作下具有充分实用的离子 电导率和机械稳定性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强烈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作为温度的函数的PS-PEO嵌段共聚物和示例性 PXE-PEO嵌段共聚物的模量测量。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嵌段共聚物和其可形成 的域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三嵌段共聚物和其可形成 的域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三嵌段共聚物和其可形成 的域结构的示意图。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具有高软化温度的新型微相域聚合物材料。该聚合 物具有离子导电聚合物域和结构聚合物域,该结构聚合物域的软化温 度(Ts)比之前离子导电聚合物中可能具有的软化温度(Ts)更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微相域聚合物材料具有由离子导电均聚 物组成的域和由具有高软化温度(Ts)的结构均聚物组成的域。离子 导电聚合物和结构聚合物自行成序,并且微相分离。在本发明的又一 实施方式中,微相域聚合物材料是具有离子导电聚合物嵌段和具有高 软化温度(Ts)的结构聚合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微相域聚合物材料 可与盐类(诸如锂盐)相结合,从而产生在所需的高工作温度下为固 体的离子导电材料以用于电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奥公司,未经西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4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