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反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4872.4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3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卡尔·彼得·泰特曼;安德鲁·马尔科姆·塔尔洛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底定位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20 | 分类号: | G10K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 ||
1.一种声反射器,该声反射器在水下使用并且包括围绕芯部的壳体,所述声反射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孔,从而在所述声反射器配置在水中时允许水自由地进出所述壳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反射器具有圆形截面并且包括围绕芯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允许一种或更多种频率的声波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壳体而进入所述芯部中以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声波的入口对置的部分被反射回来,并且部分地在所述壳体内环行而与所反射的波结合并且从所述声反射器被再辐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的体积略小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容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可变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接触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相对于该壳体将所述芯部保持就位,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和所述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能具有多个向内突起,这些突起接触所述芯部的表面,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和所述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芯部之间至少具有五个接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和所述芯部之间的所述间隙大约为1.3mm。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包含有防污剂。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中具有水溶塞子,所述塞子在所述声反射器浸入水中时溶解。
9.根据权利8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孔的直径大约为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中具有十个或更多个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直径大约为1mm至2mm。
12.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包括弹性体材料和导管,所述弹性体材料在其中心具有至少一个孔,所述导管从该孔引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包括弹性体材料,该弹性材料具有直径导管,该直径导管从所述壳体中的一个孔通到该壳体中的第二孔。
1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在其表面中具有裂缝或凹痕,所述裂缝或凹痕均允许与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孔相关联。
1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由可变形材料制成的所述芯部中分布有多个泡,这些泡可压缩以吸收所述芯部的膨胀。
1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的声波传输速度与所述芯部中的平均声波传输速度之比在2.5∶1至3.4∶1的范围内或者为其倍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的声波传输速度与所述芯部中的平均声波传输速度之比在2.74∶1至3.4∶1的范围内或者为其倍数。
1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包括硅基弹性体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选自包括如下的组的非金属:玻璃纤维增强聚邻苯二甲酰胺、环氧树脂浸渍的碳纤维、环氧树脂浸渍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环氧树脂浸渍的聚(对苯撑-2,6-苯并二噁唑)纤维、或环氧树脂浸渍的聚乙烯纤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25%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邻苯二甲酰胺壳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厚度在4mm至15mm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声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铝或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底定位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底定位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48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