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反应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7706.X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宇佐美久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A61L9/00;A61L9/18;B01J35/02;C02F1/30;C02F1/72;A23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光反应器,其构成为,在玻璃管中收纳有由玻璃原料形成的多个颗粒体,并且能够使流体在玻璃管中流通,该光反应器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玻璃管与所述颗粒体之间的抵接部以及所述颗粒体彼此之间的抵接部分别成为具有规定面积的熔接面,由此,在所述玻璃管和所述颗粒体中设置了经由所述熔接面而连续的导光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在除所述熔接面以外的所述颗粒体的表面和所述玻璃管的内表面上,设有光催化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是外周面能够被外部的发光部照射光的单管。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非圆形,并且在该非圆形中至少包含多边形、长边侧是短边侧的三倍以上的直线状或曲线状的细长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是二重管,该二重管构成为:同轴地配置外管和内管,能够在中心配置发光部,并且能够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收纳所述颗粒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体由单一玻璃原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体是在由单一玻璃原料形成的基体的表面上,设置由熔点比该玻璃原料低的透明原料制成的涂层而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体形成为相同直径的球状。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该光反应器被用于所述玻璃管的一端为被处理水的流入口,且另一端为处理水的流出口的净水装置。
11.一种光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光反应器,该光反应器构成为,在玻璃管中收纳有由玻璃原料形成的多个颗粒体,并且能够使流体在玻璃管中流通,该光反应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玻璃管中填充了所述颗粒体之后,以规定的加热温度对填充了该颗粒体的玻璃管进行加热,由此在所述玻璃管与所述颗粒体之间的抵接部以及所述颗粒体彼此之间的抵接部处,分别生成具有规定面积的熔接面,在所述玻璃管和所述颗粒体中设置经由所述熔接面而连续的导光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玻璃管与所述颗粒体之间的抵接部以及所述颗粒体彼此之间的抵接部处生成了所述熔接面之后,在所述玻璃管的内部填充光催化剂用溶液,并且,之后从所述玻璃管中排出该光催化剂用溶液,在除所述熔接面以外的所述颗粒体的表面和所述玻璃管的内表面上设置光催化剂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由单一玻璃原料形成的颗粒体的表面,直接生成所述熔接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光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管的原料使用熔点比所述颗粒体的原料高的原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体是在由单一玻璃原料形成的基体的表面上,设置由熔点比该玻璃原料低的透明原料制成的涂层而形成的,所述熔接面是通过所述涂层生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77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传感芯片的封装方法以及封装结构
- 下一篇:用于引线框条测试的延伸接触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