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式驱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7765.7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伊东英明;平野樱子;高尾昌希;吉本光宏;山本秋彦;稻津阳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7/127 | 分类号: | H01F7/127;F16K31/06;H01F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驱动 单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式驱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尤其适合于作为油浸式电磁阀的驱动单元来使用的电磁式驱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为所知有如下形式的电磁式驱动单元:具备内装柱塞的内壳、以及以包围该内壳的方式安装的电磁组件,通过该电磁组件的供电控制,柱塞在内壳内沿轴心方向能够移动。
这种电磁式驱动单元所使用的内壳为如下结构,即、具备:由磁性体材料构成的定子、由磁性体材料构成的磁轭、以及由非磁性体材料构成并连接定子和磁轭的管件(圆环状部件)。并且,一般的结构是定子和磁轭及管件全部配置在同一轴上,磁轭与管件、定子与管件分别利用焊接来接合。
作为内壳的结构,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柱塞导向件(内壳),在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一个管状部分(管件)的两端部分别嵌合由磁性材料构成的两个管状部分(定子和磁轭),使用TIG焊接等方法将抵接部分对接进行焊接,将三个管状部分接合而一体化。并且,为了使三个管状部分达到均匀的壁厚,将柱塞导向件的内壁面切削加工规定的厚度,从而完成一个柱塞导向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2-157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柱塞导向件中,在焊接三个管状部分之后,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因此柱塞导向件的加工工序变多,成为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柱塞导向件的内周面成为柱塞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因此在对内壁面进行切削加工时,要求高的加工精度。因此,不仅需要熟练的作业者、高性能的机器,而且对柱塞导向件的内周面进行切削的工序自然也花费较多的时间。另外,由于加工时间作为柱塞导向件的制造成本而计入,因此加工时间变长导致柱塞导向件成为高价的构件。也就是,在专利文献1中,用于制作柱塞导向件的加工工序变多,存在成本升高之类的课题。
再有,为了对柱塞导向件的内周面进行加工,需要能够将工作机器的刀尖插入到柱塞导向件中的开口。但是,由于柱塞导向件在容纳柱塞之后需要进行密封,因此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封闭开口的部件。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花费额外成本之类的课题。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对柱塞导向件的内周面进行机械加工,因此还存在因机械加工的精度引起的柱塞导向件的品质的不均之类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课题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内壳的加工工序,将制造成本抑制得较低的电磁式驱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构成内壳的部件件数,并且实现内壳的品质的稳定的电磁式驱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是一种电磁式驱动单元,具备:内壳,该内壳具有由磁性体材料构成的定子、与该定子配置在同轴上且由磁性体材料构成的磁轭、以及圆筒状部件,该圆筒状部件由非磁性体材料构成、位于上述定子与上述磁轭之间的位置、而且与上述定子配置在同轴上并且连接上述定子和上述磁轭;柱塞,该柱塞容纳在该内壳中,由上述内壳的内周面引导的同时在轴向上能够移动;以及电磁组件,该电磁组件以包围上述内壳的方式安装,利用供电控制来使上述柱塞相对于上述定子接近或离开,上述电磁式驱动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磁轭的外周面中的上述定子侧的端部形成低一级的第一阶梯部,上述定子具有与上述柱塞相面对的基端面,在上述基端面上设有磁控制部,该磁控制部是在轴向上突出的圆环状部件并控制磁力,并且在上述定子的外周面中的上述基端面侧的端部形成低一级的第二阶梯部,上述圆筒状部件形成为,一端侧的内径与上述第一阶梯部的外形大致相同,而且另一端侧的内径与上述第二阶梯部的外形大致相同,上述内壳是通过在将上述圆筒状部件的一端侧嵌入上述第一阶梯部的状态下利用焊接来接合上述圆筒状部件与上述磁轭、在将上述圆筒状部件的另一端侧嵌入上述第二阶梯部的状态下利用焊接来接合上述圆筒状部件与上述定子而形成的。
根据第一发明,在将圆筒状部件的一端侧从外侧嵌入磁轭的第一阶梯部、将圆筒状部件的另一端侧从外侧嵌入定子的第二阶梯部的状态下,利用焊接来接合彼此的连接部则能够形成内壳,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对内壳的内周面进行机械加工。因而,第一发明能够减少内壳的加工工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建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建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77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容选择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点火器用点火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