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上的载荷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7886.1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P·Z·阿纳斯特;R·汉斯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8 | 分类号: | B64C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支撑 多个不 相交 载荷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所述多个不相交梁(12)中的每个梁均具有悬于上弦(16)的腹板(20)以及从所述腹板(20)大体垂直延伸的多个肋板(22、24),整体地联接所述腹板(20)与所述上弦(16);所述上弦(16)大体平行于弦平面;所述系统包含:至少一个交叉构件(30);在至少一个相应相交位置(14)处,所述至少一个交叉构件(30)中的每个相应交叉构件(30)与所述多个不相交梁(12)的所选不相交梁相交;在每个所述相应相交位置(14)处,所述相应不相交梁呈现通道结构,其被构造成当所述相应不相交梁和所述相应交叉构件(30)位于安装取向时以基本嵌套定位的方式接收所述相应交叉构件(30);所述相应交叉构件(30)包括被构造成与所述上弦(16)成基本嵌套邻接关系的整体支撑扩展件(34);至少一个抗拉构件,处于所述安装取向时该所述至少一个抗拉构件在所述多个肋板(22、24)中的两个相邻肋板(22、24)之间延伸以抵抗所述上弦(16)上的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所述基本邻接关系将所述上弦(16)定向成使得处于所述安装取向时所述相应不相交梁的顶表面和所述相应交叉构件(30)的顶表面呈现基本共面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所述相应不相交梁和所述相应交叉构件(30)具有在所述安装取向时基本对齐的多个孔径对(40);所述多个孔径对(40)中的每个相应孔径对均绕相应孔径轴线取向,其中所述孔径轴线大体平行于所述弦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孔径容纳至少一个抗压构件,处于所述安装取向时所述抗压构件在所述两个相邻肋板(22、24)之间延伸且横穿所述通道结构内的所述相应交叉构件(30),以便抵抗所述上弦(16)上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含多个抗剪力构件,处于所述安装取向时所述抗剪力构件通过所述整体支撑扩展件(34)将所述相应交叉构件(30)联接于所述相应不相交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处于所述安装取向时,所述至少一个抗拉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所选抗拉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抗压构件中的相应抗压构件基本同轴并且与相应所述孔径轴线基本同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交叉构件(30)均包括悬于所述整体支撑扩展件(34)的基本矩形结构;所述基本矩形结构影响与所述通道结构的所述基本嵌套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交叉构件(30)具有相应长度,并且其中从相应交叉构件(30)的所述顶表面到所述基本矩形结构的相反底部限制的尺寸沿所述相应长度基本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处于所述安装取向时,所述至少一个抗拉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所选抗拉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抗压构件中的相应抗压构件基本同轴并且与相应孔径轴线基本同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相应交叉构件(30)包括悬于所述整体支撑扩展件(34)的基本矩形结构;所述基本矩形结构影响与所述通道结构的所述基本嵌套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支撑多个不相交梁(12)上的载荷的系统,其中所述每个交叉构件(30)具有相应长度,并且其中从相应交叉构件(30)的所述顶表面到所述基本矩形结构的相反底部限制的尺寸沿所述相应长度基本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78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基材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防变形弯管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