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可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8639.3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0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佩·洛克;罗伯特·阿瑟·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诺维亚证券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44 | 分类号: | G02B27/44;B42D15/00;G02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丙林;张英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装置 | ||
1.一种光可变装置,包括:
安排在一个平面内的多个零级衍射光栅元件,
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的一组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在所述区域之内被调制,以便着色的至少部分偏振的图像对察看所述装置的人来讲是可见的,
其中当所述装置围绕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平面的一个轴旋转时,察看所述装置的人观察到一种第一光可变效果,而当在偏振光下察看所述装置并且所述装置围绕基本上垂直于或平行于所述平面的一个轴旋转时,观察到一种第二光可变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可变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光栅元件的亮度和/或颜色中的改变来产生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可变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光栅元件的亮度和/或颜色中的改变来产生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光可变效果是所述图像的形状中的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相对于相邻的零级衍射光栅元件的光栅参数来调制所述区域中的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的至少一个光栅参数。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在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中的至少一些之内调制所述区域中的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的至少一个光栅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包括直线或曲线凹槽并且所述光栅参数是选自包括空间频率、凹槽曲率和凹槽深度的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调制在所述区域之内的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的表面密度来产生亮度中的变更。
9.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6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的所述空间频率根据一个谐波函数来变更。
10.根据从属权利要求6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的所述空间频率根据一个非谐波函数来变更。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凹槽导电并且由多个非传导区域分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凹槽由一种传导材料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传导材料包括金属纳米粒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凹槽由对其应用一种传导材料的一种非传导材料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凹槽形成在与一种第二电介质材料接触的一种第一电介质材料中,所述第二电介质材料拥有与所述第一电介质材料不同的折射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可变装置,其中将所述凹槽嵌入在所述第二电介质材料中。
17.一种安全文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个光可变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安全文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偏振器,该偏振器用于产生偏振光以察看所述光可变装置,其中所述光可变装置和偏振器在所述安全文件上间隔开并且可以通过折叠所述安全文件来对齐。
19.一种用于制造光可变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个表面上或中形成多个零级衍射光栅元件,
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的一组所述零级衍射光栅元件在所述区域之内被调制,以便着色的至少部分偏振的图像对察看所述装置的人来讲是可见的,
其中当所述装置围绕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表面的一个轴旋转时,察看所述装置的人观察到一种第一光可变效果,而当在偏振光下察看所述装置并且所述装置围绕基本上垂直于或平行于所述表面的一个轴旋转时,观察到一种第二光可变效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光可变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光栅元件的亮度和/或颜色中的改变来产生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光可变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光栅元件的亮度和/或颜色中的改变来产生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诺维亚证券私人有限公司,未经伊诺维亚证券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86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