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鞘复合纤维、由其形成的假捻变形纱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由这些纤维构成的纺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8802.6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今北纯哉;横山淳一;高岛嘉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纺织株式会社;美津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8/06 | 分类号: | D01F8/06;D01F8/14;D03D15/00;D04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纤维 形成 变形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这些 构成 纺织 | ||
1.一种芯鞘复合纤维,其为具有芯部和鞘部的芯鞘复合纤维,芯鞘复合纤维含有1~3质量%的二氧化钛,芯部以折射率A的树脂为主成分,鞘部以折射率B的树脂为主成分,A和B满足以下的式(1),
|A-B|≥0.01 (1)。
2.一种芯鞘复合纤维,其为具有芯部和鞘部的芯鞘复合纤维,芯鞘复合纤维含有1~3质量%的二氧化钛,芯部以热导率(W/m·K)C的树脂为主成分,鞘部以热导率(W/m·K)D的树脂为主成分,C和D满足以下的式(2),
|C-D|≥0.01 (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其中,芯部的主成分为聚烯烃树脂,鞘部的主成分为聚酯树脂,芯部与鞘部的体积比为1/2~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其中,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其中,聚烯烃树脂的熔点为130℃~180℃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其中,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是满足下述式(3)和(4)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0.8≤s≤5 (3)
2≤a≤15 (4)
其中,s和a分别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的磺基间苯二甲酸单元的共聚率(摩尔%)以及碳原子数2~8的脂肪族二羧酸的共聚率(摩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其满足下述式(5),
10≤CMVR≤40 (5)
其中,CMVR是:在比芯部和鞘部的主成分树脂中具有高的熔点的树脂的熔点高25℃的温度下的、具有低的熔点的树脂的MVR(cm3/1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其中,垂直于纤维轴的方向的剖面形状为三角、四角、中空或Y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其中,单纤维纤度为3dtex以下。
11.一种假捻变形纱,其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形成。
12.一种假捻变形纱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满足以下的(6)~(8)的条件下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进行假捻加工,
(TL-20)≤TT≤(TL+30) (6)
K≤31000 (7)
0.1cN/dtex≤TE≤0.2cN/dtex (8)
其中,TL表示芯部以及鞘部的主成分的树脂之中具有低的熔点的树脂的熔点,TT表示假捻温度,K表示假捻系数,TE表示假捻张力,其中,假捻系数是由实施了假捻加工的纤维的纤度与假捻度的关系表示的系数,并且由下述的式子表示,
假捻系数=假捻度(t/m)×(纤维的纤度(dtex)÷10×9)1/2。
13.一种纺织物,其为由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构成、通气度为240~350cm3/cm2/秒、单位面积重量为220~300g/m2的纺织物,满足以下的(E)和(F)中的至少一个,
(E)R值为24以下
(F)红外线透射率为32%以下
其中,R值是通过隔热性试验测定的温度提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织物,其中,纤维中的二氧化钛的含有率为1.4~2(质量%),芯部与鞘部的体积比为1/2~1/10。
15.一种纺织物,其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纺织物,其单位面积重量为40~400g/m2。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纺织物,其通过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芯鞘复合纤维作为表面纱和/或反面纱成为双面纺织物而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纺织株式会社;美津浓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纺织株式会社;美津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88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尺蠖步态式攀爬机器人
- 下一篇:包装产品的优化生产